ID: 18714659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九课 牧童短笛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3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九,牧童
  • cover
《牧童短笛》教案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调纯朴、清雅,意境恬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第二部分 的情绪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处节奏较快,音调活泼、跳跃, 好像笛子在吹奏,又好像牧童在田野中国追逐嬉戏。第三部分是第一部 分的再现,音调稍稍作了装饰变化,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 满着诗情画意。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 心特点,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进一步在欣赏乐曲中感受歌曲旋律 主题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区分段落;能区 分乐曲的情绪,并找出相似的乐段。 3.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形象和意境。 教学重点: 1.熟悉音乐主题 2.分析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1.分析主题意境 2.分析曲式结构 教学道具: 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行为:出示《牧牛图》水墨画 师:看看这幅画上花了什么? 生:一个牧童在放牛…… 二、初听音乐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跟着音乐,在自己的脑海里让这幅画活起来。 教师行为:播放音乐《牧童短笛》 学生行为:带着想象力聆听音乐《牧童短笛》 师:同学们在音乐中都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牧童欢快的放牛,愉快的在草地上玩耍。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可不可以给曲子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呢。 生:《快乐的小牧童》、《放牛的小牧童》…… (环节意图:以对音乐的想象和对音乐曲目名称的命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歌曲介绍 师:大家取的名字都很符合歌曲,这首歌曲是《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之一。由贺绿汀先生作曲。 (场景预设:生:老师,为什么这个曲子的名称叫《牧童短笛》但是却没有笛声呢? 师:“牧童短笛”是这首钢琴曲的名字,而不是指牧童吹短笛,是作者贺绿汀先生把牧童、短笛还有老牛融为一体,形象的描绘了山川秀美、生活安宁、天地和谐美丽的情景,所以用《牧童短笛》来形象的形容这首曲子。) 教师行为:展示ppt并介绍贺绿汀 教师行为:讲述歌曲背景 四、再次聆听音乐 师:再次聆听音乐,听听这个音乐分为几个乐段。 教师行为:播放音乐 学生行为:聆听音乐 生:三个乐段 (场景预设:学生听不出来。师:给大家一个提示,从它的节奏速度上去划分)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段的呀? 生:速度,节奏,情绪变化…… 五、乐段学习分析 1.第一乐段 师:我们一起听第一乐段,结合题目,说说你们都联想到什么样的情景。 教师行为:播放第一乐段音乐 学生行为: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生:第一段的音乐情景很怡然自得,就像是一个牧童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绿油油的田野上漫游着,那天真无邪悠然自得的样子甚是惹人喜欢。 教师行为:尽量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联想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与音乐产生了共鸣。我们再听听看它的速度与情绪是怎么样的。 教师行为:播放第一乐段音乐 生:速度是快的而且情绪很欢快。 师: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速度到底是不是快的,又或者是其他速度。 教师行为:弹奏钢琴带领学生演唱第一乐段主旋律 学生行为:演唱主旋律 2.第二乐段学习 师:我们感受了第一段音乐优美的旋律和怡然自得的情绪,接下来大家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听听第二乐段讲的是什么。 教师行为: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学生行为:带着想象力聆听音乐 生:我从中看到了小牧童跟他的牛在草地上玩耍。 师: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景的想象都很正确,那听完第二段音乐你们还觉得第一段音乐它是快的吗? 生:第一段是中速,第二段更快。 师:让我们再仔细听听第二段的旋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