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17547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10周)试卷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30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期,10周,测试,诊断,教学,期中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10周)试卷 一、初遇经典(32分)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在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旅途中,我们遇见了四季,跟随朱自清倾听春天里liáo( ①    )亮的笛音,陪同老舍欣赏冬日贮蓄的绿意;我们遇见了亲情,瘫痪的史铁生在与母亲jué( ②    )别时收获了“好好活儿”的勇气,莫怀戚在解决分qí( ③    )时担起家庭重责;我们遇见了师长,是鲁迅笔下质朴bó( ④    )学的寿镜吾先生,是给予海伦光明希望的莎莉文老师......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2.请梳理半个学期学过的古诗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光浩渺,亘古永恒,能遇到千百年前的古诗文,我们何其幸运。我们在古典诗文中与万物邂逅,与千百年前的古人对话,感受诗中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诗文内容 情感/哲理 意象 花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对好友赴任路途险远的关切与同情 ▲ , ▲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 ▲ 。 ———李白《峨眉山月歌》 对故乡、故人的依依不舍 ▲ ,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 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蕴含着浓郁的乡愁 水 枯藤老树昏鸦, ▲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温馨安详的场景更勾起内心的孤独凄凉 子在川上曰:“ ▲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时间如流水,劝慰我们要惜时 哲理 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 读书时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为人 子曰:“ ▲ , ▲ ,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为人要践行三个原则: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3.古诗联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一)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①。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②。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释】①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②蘼芜(mí wú):一种香草,可以做香料。 绘图景 → ⑴反复阅读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处,结合相关意象,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景象。     悟情感   示例:《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中运用“梅子”“芭蕉”“柳花”等季节性意象,写出了在初夏午睡起来后闲适、慵懒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意象 → ⑵《山行》     文言文联读 【甲】 王黄门①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②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③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选自《世说新语》) 【乙】 钟毓、钟会④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⑤曰:“可令儿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如出浆。”复问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②寒温:寒暄。③吉人:贤明的人。④钟毓、钟会:钟毓,三国时期魏国车骑将军。钟会,三国时期魏国将军,后平蜀。⑤钟繇(yáo):三国时期魏国相国。 4.根据表格汇总的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三人俱诣谢公 语境推测法:①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②(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 向三贤孰愈 查阅字典法:①面对,朝着;②方向;③先前,刚才;④表示假设,可译为“假使”“如果”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填序号 ▲ 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