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学校单元教案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尽的乐趣”;《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经验,重点要从识字、写字,过渡到对词句的把握,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本单元,要求孩子们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那就是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学会用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就需要孩子们学会积累这样的词句,进一步生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另外,要培养孩子写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意愿,丰富他们的见闻和感受。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47个词语。2.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技能目标 1.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2.能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3.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德育目标 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重点 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教学难点 1.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2.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章节(篇目) 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时安排 21.大自然的声音 1. 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引导学生感情诵读,感悟语言的美。。 2 22.父亲、树林和鸟 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美好感情2.感情诵读,感受语言的生动。 2 23.带刺的朋友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2.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 口语交际 1.借助图片了解身边的小事。2.小组合作,交流评价、总结。 1 习作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并写一写。 2 语文园地 1.指导学生用发现法和探究法来学习摘抄、积累字词。2.借助图片学习理解古诗。 2 义务教育学校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21 大自然的声音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3.能分别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热爱大自然。 通过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知道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分别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2.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并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