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32669

1.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688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解析,必修,选择性,北师大,生物
  • cover
1.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调节pH的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 2.人体细胞浸润在组织液中,可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B.组织液的O2浓度高于血浆的O2浓度,CO2的浓度则相反 C.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 D.若饮水量增多,可能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 3.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 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滴数和浓度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4.10月3日,“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活力蒙自”2019蒙自国际马拉松在红河州蒙自市成功举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B.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C.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D.赛跑过程中运动员散热的主要途径之是汗腺分泌量增加 5.体检前一晚需要早休息,否则会影响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血清中ALT活性与临床病情呈正相关。某医院检验科对该院无黄疸、无溶血的患者血清每隔12小时测定一次ALT,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时间 室温 4℃ ALT值 活性 ALT值 活性 12h 17.05 81.58% 20.48 98% 24h 16.2 77.58% 20 96% 36h 14.15 67.70% 19.8 95% 48h 12.4 59.30% 19.7 94% A.ALT值与活性随待测时间延长而下降 B.根据检验安排第4次测定时间为48h C.新鲜血清标本如未及时检测应放置4℃冰箱保存 D.ALT值与熬夜等有关,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C.如果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细胞代谢就会紊乱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7.关于细胞和人体内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 8.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 B.长期缺铁可能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 C.冬季排尿量一般大于夏季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D.利用雄鱼垂体的提取物可促使雌鱼排卵,因为垂体含有促性腺激素 9.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中暑后,内环境稳态没有遭到破坏 ②载体蛋白、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③血浆的成分相对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⑤血浆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纤维素等 ⑥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患病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0.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吃酸泡菜,有利于保持酸碱平衡 B.冬天排尿多,不利于保持水盐平衡 C.夏天排汗多,不利于保持体温恒定 D.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易稳态失调 11.某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