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65427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476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短文,两篇,陋室,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杨绛,她的代表作品有《干校六记》《围城》《洗澡》《我们仨》等。 B.作者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回忆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C.《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多是用韵的。 D.《木兰诗》选自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3.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二、默写 4.《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   。 5.《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   。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 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   。 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   。 9.《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往来无白丁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陋室铭》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 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③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 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哂:讥笑。 13.解释加点词。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欢守志弥固    14.翻译句子: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5.[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C、D三项朗读节奏停顿正确。B朗读节奏停顿有误,“苔痕上/阶绿”应划分为“苔痕/上阶绿”。 【点评】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