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 科学 课题 种大蒜 课型 新授课 课标分析 1、通过小组合作,采用比较、分类的方法选出个大、饱满的蒜瓣,并能说出挑选的理由。 2、通过学生上台示范演示,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梳理出土培或水培大蒜的种植步骤,小组合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开展种大蒜的活动。 3、通过种大蒜,学会种养植物的方法,让生活更有情趣,同时激发对身边植物的探究兴趣。 4、通过“我是植物小专家”的活动,结合实际案例,来诊断长势不同的大蒜原因何在,说出大蒜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 教材分析 《种大蒜》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植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内容与种植有关,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和长期观察的能力。在一年级认识植物的基础上,本节课从种大蒜入手,探究如何土培和水培大蒜,以及学会在生活中水培萝卜等植物。通过探究认识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了解人们生活中如何利用植物与阳光和水的关系服务于生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出示“秋天到了,我们一起种大蒜吧。”的情境,明确了种大蒜的时间是秋季,活动重点是种大蒜;让学生准备种植大蒜的材料,为课堂探究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是种大蒜,指导学生利用土培和水培的方式培育大蒜,了解蒜种的挑选、土培和水培的注意事项;通过比较蒜苗的生长情况,交流讨论发现更有利于大蒜生长的方法。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指导学生利用水培的方式培育更多种类植物。 本课内容以探究如何种大蒜为主,通过交流更有利于大蒜生长的方法,进而认识更多种类的植物可以利用水培或土培技术进行培育,了解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 具体到本课的学习,表现为: 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植物对他们来说是很常见的。而且通过在一年级研究土壤中的植物,孩子已经意识到有些植物生活在土壤中,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有些学生家里可能种植过植物,有些在幼儿园就有植物种植的课程,简单的种植这一实际操作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知道土培和水培的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大蒜生长情况的不同提出问题,并合理解释。 3、能如实记录大蒜生长的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水培和土培技术进行培育。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植物需要水和阳光 通过小组实验,使学生知道土培和水培的方法 记录大蒜生长的过程 通过作业和图片展示,使学生知道大蒜的生活过程,并记录下来,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课堂环节 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 1.导入 教师说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旦要分开,衣服全撕破。激发学生探索大蒜的兴趣。 出示大蒜头,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利用谜语,激发低年级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探究 科学选种,合作种蒜 (一)选种 1.师:课前,我们已经把种大蒜的材料准备好了,那么这些蒜瓣都能种吗?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蒜瓣? (停顿,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下面,请小组合作,挑选出适合种的蒜瓣放在盘中,不适合种的蒜瓣放在袋子里,并在小组里讨论为什么这么选。 2.学生分组挑选蒜瓣,并讨论。 3.集体交流(说清挑选的理由)。 4.师梳理:选种时要挑选个大、饱满的蒜瓣。 (二)种大蒜 1.师:种过大蒜的同学能说说你是怎么种的? 2.学生根据经验回答。 3.师梳理种大蒜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大蒜种在土中,也可以种在水中。 那么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把大蒜插入土中或放在水中呢?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4.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