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88777

第三章+光现象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057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三章,八年级,物理,五四,科版,2023-2024
  • cover
第三章 光现象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①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 ②阳光下,立竿见影 ③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 ④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⑤桥在水中的倒影 ⑥用放大镜看地图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3.“金边日食”是壮观的天文现象,小明自制小孔观看日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用小孔成像原理观看日食利用了光的折射 C.日食通过小孔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日食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4.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   ) 5.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 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 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 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 6.如图所示,AO是射向玻璃砖的光线,CD是离开玻璃砖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AO射向界面MN时只发生折射 B.光线AO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远离法线 C.光线从A到D的传播过程是光的直线传播 D.光线若沿DC方向射向界面PQ最终将沿OA方向射出 7.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 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 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9 m深处 D.与蜻蜓相距1.2 m 8.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图中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9.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10.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 11.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_____(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一幅装饰画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 m,则装饰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13.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_____(选填“平面镜”或“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_____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 14.如图所示,半圆形滑轨垂直固定在水平底座上,红色激光笔可以保持半径方向沿半圆形滑轨自由滑动;水平底座上装有一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L形支架,绿色激光笔B安装在支架的水平横梁上并可以沿横梁移动,在半圆形滑轨的圆心处放置一块小平面镜。 小梅和小丽在用该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打开红色激光笔A的开关,让其发出的红色激光入射到小平面镜上的O点,小梅观察发现此时这条红色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有_____条反射光。 (2)小梅沿半圆形滑轨移动红色激光笔A,发现红色入射光向中间位置靠近时红色反射光也向中间位置靠近,反之亦然。她猜想:红色反射光与红色入射光之间是不是有一条对称轴呢? 为了验证她的猜想,她打开绿色激光笔B并调节其位置,让其发出的绿色激光从O点正上方入射到O点,此时没有观察到绿色反射光。重新打开红色激光笔A并不断改变红色入射光的方向,发现这条绿色激光真的好像是红色反射光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