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95586

【核心素养】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64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
  • cover
《望岳》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并学习青年杜甫的豪情。 教学重点: 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赏析诗中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忙解答,第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笔下流淌的多是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对黎民百姓的同情。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被人称为“诗圣”,诗被称为“诗史”。这人是谁 第二个问题,有这样一座山,鬼斧神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就连孔夫子都为之发出感叹“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什么山 看来老师小瞧同学们了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师:那么,同学们,当诗人中的诗人与大山中的大山相遇时会上演怎样的传奇呢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答这样一个疑问:当杜甫遇到泰山。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唐朝诗人杜甫及其名作《望岳》 作者简介(由学生介绍、教师总结)PPT展示 3.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有“诗圣”之称,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4.时代背景简述。 二、走入课程 阅读思路:读--品--悟 (一)读:美、高昂、气势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请学生读,指点朗读语气。再齐读。 (二)品:诗联品析(合作探究) 1、品题目 师:怎样理解题目 生:望即看之意。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泰山。就是看泰山。 师:现在我们要随着杜甫的目光去看泰山,那我们应抓住哪一个字呢 “望” 2、品诗意(合作探究)问:请选择一句诗进行解读要求:我们组选择诗,根据方法: ①解说注释 ②描述诗联 ③品析字句并说出作者望到了哪些景象 小结:“岱宗”两句:青翠苍郁,延绵不绝--惊叹--远望 “造化”两句: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赞美--近望 “荡胸”两句:云涌云翻,鸟儿归巢--陶醉--细望 “会当”两句:志向高大,纵览群山--豪迈 3.全诗以“望”字贯穿,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虚有实,那么每句分别是从“望”的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明确: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府望之景,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4.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 (广、高、美) 师小结:我们随着杜甫一步步的观望而下,我们纵览了五岳之首泰山的美景。作者除诗题中有有一个“望”字之外,诗中却不见一个“望”字,而我们却能感受到所望之景,这就是作者的独具匠心。来,我们踏着杜甫的足迹一起再一次朗读诗歌,重走望岳之路。 (三)悟:有感而发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附: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小结: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此时的他芳龄24岁,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这首诗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并把它写下来 师:同学们,杜甫笔下的泰山确实美,堪称仙境。但我们要知道,但凡一位伟大的诗人,绝不仅仅是就山写山,就水写水,这山水的背后定有深刻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句中表达的是凌云壮志,人生抱负,那么讨论:这句话中给予你什么人生启示 附: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师小结:说得好,道出了“我不轻狂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