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14145

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1课 影子(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7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1课,影子
  • cover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科学思维目标: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实践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态度责任目标: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难点】 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铅笔、记录单 。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观察,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玩踩影子的游戏,玩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踩踏。 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管我怎么跑,影子都跟着我。 生:我发现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 生:我发现有时候影子短,有时候影子长。 生:我发现影子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对于影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生:为什么影子的形状和大小会发生变化? 生: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却没有影子呢?这是为什么呢?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很有意义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影子。 回教室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活动一:找一找那里有影子? 师:刚才有同学说,发现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没有影子,那么你想一想,什么地方有影子呢? 生:在阳光下有影子。 生:晚上在路灯下也有影子。 生:在月光下也有影子。 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影子无处不在。 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的影子就跟我自己长的差不多,但是影子是黑色的。 总结: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影子呈现出黑色的。 活动二: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师:除了阳光下我们自己的影子外,你能利用面前的工具自己制作出一个影子来吗? 准备材料:一张白纸,一块橡皮擦,一个手电筒。 【实验名称】影子的形成。 【实验目的】知道影子形成条件 【实验步骤】 ①打开手电筒,照射橡皮,观察有没有影子 ②把橡皮拿走,观察有没有影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交流汇报。 实验现象:打开手电筒照射橡皮,有橡皮的时候有影子,把橡皮拿走就没有影子了。 总结:影子形成的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活动三: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 师: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候,有同学发现,影子总是在变化的,有时候长,有时候短,有时候形状也会改变,你能想办法时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吗? 实验名称:变化的影子。 实验步骤:白纸、橡皮泥、带橡皮头的铅笔、手电筒和直尺等材料。 实验过程. ①把铅画纸放在桌子上。 ②把橡皮泥固定在铅画纸上。 ③把铅笔直立在橡皮泥上,使有橡皮的那一头朝上。 ④打开手电筒。 ⑤使教室变暗。 ⑥把手电筒放在铅笔的一侧,距橡皮头10厘米的地方。观察:注意铅笔影子的长短。 ⑦把手电筒放在距橡皮头同样远的地方(10厘米),但这次手电简要与橡皮头呈一定的角度。观察:注意铅笔影子的长短。 ⑧把手电筒放在橡皮头的正上方同样远的地方(10厘米)。注意铅笔影子的长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改变光照的角度和方向、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等方法,都能使影子发生变化。 三、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收获。 四、课外拓展 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