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15625

4.1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512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九年级,化学,教版,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猜谜 空气 1.通过分析空气饼状图,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及误差分析,掌握实验原理、装置、及结论,学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 约78% 约21% 约0.934% 约0.034% 约0.002% 氮气 78% 氧气 21% 氩气(约0.934%) 二氧化碳(约0.034%) 其他气体(约0.002%)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 和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黑色的 。 文字表达式为 。 铜粉 氧气 氧化铜 铜+氧气 氧化铜 加热 实验过程: ①测量硬质玻璃管内空气的体积。 ②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使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并做好记录。 ③给玻璃管加热,同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④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中,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读数。 三、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拉瓦锡 探究一:空气的成分 [情景展示] 实验4-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Cu粉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向内移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思考交流] 1.上述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在加热的条件下,铜粉跟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而又不产生新的气体,从而使密闭装置内空气的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思考交流] 2.小气球在这个实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 可以起到缓冲玻璃管内压强的作用 这是为了确保铜丝与空气充分接触,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完全消耗,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氧气消耗完后,剩余的4/5主要为氮气,剩余的气体不能和铜反应,说明氮气_____。 [思考交流] 3.实验结束后 性质不活泼 ⑴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中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⑵反应结束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再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数值? 防止气体因受热膨胀而造成剩余气体体积偏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思考交流] 4.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但发现结果不是1/5,请你帮他解释可能的原因。 ①铜粉的量偏少; ②加热时间(反应时间)太短; ③加热温度太低; ④没有冷却至室温; ⑤装置漏气 [思考交流] 5.思考本实验选择铜粉的原因?能否选择蜡烛或碳?说明理由。 因为铜粉燃烧时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不消耗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并且产物是氧化铜固体而不是气体。 不能,蜡烛和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归纳总结]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注意: ①所选的反应物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②所选的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③反应后生成物必须为固体。 探究二:空气成分发现史 科学史话·空气成分发现史  1772年卢瑟福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除去寻常空气中可助燃和可供动物呼吸的气体,对剩下的气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气体不被碱液吸收,不能维持生命和具有可以灭火的性质,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浊气”或“毒气”。 科学史话·空气成分发现史 1774年普利斯特里加热汞煅灰(即氧化汞),发现蜡烛在这种气体中以极强的火焰燃烧。可以说,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氧。遗憾的是他坚信当时的“燃素说”,从而错误地认为:这种气体不含燃素,但是有特别强的吸收燃素的能力,因而能够助燃,当时他把氧气称之为“脱燃素空气”,把氮气称之为“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 科学史话·空气成分发现史 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