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31598

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676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试卷,历史,月月,佛山市,顺德区
  • cover
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为商代王位世系图(局部)由此可知商代( ) A.奴隶主贵族的权力斗争激烈 B.已出现宗法分封制度的雏形 C.形成相对稳定的王位继承制 D.国家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 2.周代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开始是由周王室委派,所记材料也要送交王室保存。春秋后,诸侯国自立史官,利用自己的纪年来记载历史,他们注意选用当时有学识的人担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知识分子地位得到提升 D.历史记录影响历史发展 3.汉初思想家、政治家陆贾在《新语·道基》中指出:“君子握道而治,依德而行……虚无寂寞,通动无量。”这一思想( )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顺应了汉初的社会需要 C.促成了西汉国力的鼎盛 D.消除了法家思想的影响 4.自汉武帝元封五年起,刺史开始在常住地方设立固定治所。下表是东汉部分刺史治所与所在称国的治所情况。这样的安排( ) 刺史 豫州刺史 扬州刺史 凉州刺史 所在称国 沛国 九江称 汉阳称 称国治所 相 阴陵 冀 刺史治所 谁 历阳 陝 A.意在保障有效监察 B.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混乱 C.强化了称国的实力 D.说明更重视对称的防范 5.唐朝前期政府的正赋为租庸调,另有户税和地税两种附加税,后期户税和地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比重日渐增加。这种变化折射出( ) A.均田制逐渐瓦解 B.人身控制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社会矛盾的激化 6.五代十国各割据政权很注意罗致和培养翻译人才即通事,后唐政府中,有的通事既通晓汉语,又通晓契丹语和突厥语,有的甚至“能四夷语、通六蕃书”。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 A.国家统一趋势日益加强 B.少数民族汉化明显 C.各政权与周边交往密切 D.思想文化趋向繁荣 7.元代驿站的设置,东至鸭绿江以通高丽全境,北抵西伯利亚,南达大越,西经今甘肃、新疆远及波罗的海和波斯湾。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自安南大罗城(今越南河内)至燕京,约一百一十五驿,计七千七百余里”。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元朝疆域的不断扩大 B.推动了对外开放的实施 C.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D.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8.景泰四年(1453)漳州知府谢骞下令随地编甲,并把靠海的违式船只尽行拆毁;还规定小船必须朝出暮归,本地人户须朝出暮归,如暮不归即赴府呈告,有不告者,事发连坐。上述规定反映出明朝( ) A.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B.地方权力得到扩展 C.法律严苛的现象加剧 D.社会控制手段多样 9.刊刻于1807年至1829年的《高厚蒙求》保存了大量的西学知识,它是徐继畬撰写《瀛环志略》初稿的主要参考书之一,但1848年正式刊刻时,《高厚蒙求》却从其参考书中消失。材料说明( ) A.传统理念束缚作用减弱 B.晚清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西学东渐促进思想更新 D.新旧思想矛盾冲突较为尖锐 10.1901—1906年间,在督抚安排下,地方新式官报的宣传方式、技术不断创新。1907年中央官报开办后,地方官报的体例、性质逐渐与其保持一致,内容上以文牍为主,减少了地方新闻等内容,由原来的“新闻纸”转变为“官文书”。上述变化表明( ) A.新式舆论方式占主导 B.传统政治理念根深蒂固 C.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D.新政改革违背政府初衷 11.中共某次会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抗日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这一会议( ) A.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标志着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说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2.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辩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