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收制度 一、税收制度的理解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一是单一税制论 ;二是复合税制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复合税制。(存在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所谓主体税种,指在一国税收中所占比重最大,在政府调节经济中发挥着首要作用的税种,它决定了一国税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税制结构的选择 (1)主张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2)主张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3)主张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4)主张实行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税制结构 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占重要地位。 二、税制改革的理论 1、公平课税论 是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他认为理想的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2、最适课税论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威廉.维克里因对此理论做出的重大贡献而共同分享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是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搭配问题:直接税与间接税应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二是最适商品课税理论:逆弹性命题(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是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适用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二是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三是最适所得课税理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最适所的税率应当呈“倒U形” 3、财政交换论 主要内容是通过重新确定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一是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二是财政交换说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三是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四是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五是政府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 第二节 商品课税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 1、课征普遍:商品生产和交换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 2、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计征方便: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与商品成本和盈利无关,又实行比例税率。纳税户少,在核算和管理上也简单。 4、税源充裕 二、我国现行商品税的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1954年始建于法国) 是以商品(包括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最大特点:实行道道环节课征,但不重复征税。 增值税因其在设计上的合理性,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采纳。我国在1979年到1983年对其进行了试点,1993年底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增值税条例。 1、增值税的类型 在实践中,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社会经济状况,税法所规定的扣除项目与理论上的扣除项目不同,从而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 是指按“扣税法”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 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只允许将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所应分摊的那部分税金扣除。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允许将当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我国2009年1月1日起实行消费性增值税) 不同类型增值税的收入效应和激励效应是不同的。从财政收入着眼,生产型增值税的效应最大,消费型最小,从激励投资看,则次序相反。 2、构成要素 1)纳税人:凡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