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48397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5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六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最终返回了故乡。本文节选的部分出自整本书的开头部分,记录的是鲁滨逊逐渐接受现实,并开始努力改变现状的经过,充分展现了他坚强的内心。除节选外,本文还提供了整本书的梗概,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精读课文,承载着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使命。 学生在五下学期,学习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在六上学期,又进一步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也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认识梗概,能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我作品的主要内容。 3.细读节选的部分,能够梳理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体会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初步体会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4.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捕捉梗概中情节发展重要信息,罗列小标题,概括小说主要内容,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 能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揭示课题 1.单元篇章页导读 在五下第二单元,我们走进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方法。其实不仅中国有文学名著,外国也有很多文学名著。六下第二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了解《鲁宾逊漂流记》 出示法国卢梭的语句: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成长中的男孩,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你知道这指的是哪本书吗?《鲁滨逊漂流记》 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英国作家, 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 》《摩尔·弗兰德斯》和《杰克上校》等。 了解写作背景:《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二、检查字词,通览课文 1.出示一组短语 荒无人烟的岛 简陋的帐篷 野兽的侵袭 满地的人骨 (1)读一读,注意字音。 (2)这组词都是形容环境的,说说你的感受。(荒凉、恐怖) (3)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让人感到怎样? 2.出示一组词语:无聊 凄凉 寂寞 恐惧 沮丧 安慰 (1)读一读,读准字音。 (2)这组词都是形容鲁滨逊的心情的,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大多是不好的、糟糕的心情。 3.快速浏览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的编排有什么特点? 课文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梗概,二是节选。 学习词语“梗概”(两个字都是木字旁),说说什么叫梗概?(梗概,就是这本书的粗略的、大概的内容,它比主要内容要稍微详细、具体一些。) 三、列小标题,梳理梗概 1.自读梗概部分,圈画表示时间的词语,给梗概分层。 要点: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有“有一次”“在岛上定居下来”“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清晨”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等。 2.围绕鲁滨逊做的事情,概括小标题。 提示:可以抓住“鲁滨逊做了什么”来进行概括。 交流,反馈: 流落荒岛→定居荒岛→发现野人→搭救“星期五”→返回英国 3.出示原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