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68673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单元备课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19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人教,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 cover
科学学科第二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种凤仙花 单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贡款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书中提到对探究式教学影响重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更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单元(主题)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第4课是《播种发芽》。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从“播种”开始,播种活动进行得成功与 否直接影响本单元的后续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从观察凤仙花的种子开始, 然后挑选种子进行播种,最后探究不同的播种方法对凤仙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在拓展与应用部 分要求学生记录种凤仙花日记,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为以后的观察和研究 提供支持性的证据。 第5课是《养护凤仙花》。本课围绕“怎样养护凤仙花”这个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查阅资 料,提出自己养护凤仙花的设想。浇水的多少、土壤的种类等因素都对凤仙花的生长产生影 响。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生长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养护凤仙 花的方案。 第6课是《根茎叶》。风仙花在生长过程中,植株在不断地长高.根、茎、叶都在不 断地发牛变化,因此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为 此,本课安排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学生通 过测量叶子大小、茎的粗细等活动了解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在观察的基础上,再把凤仙花的 根、茎、叶与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通过这个活动学 生既了解了凤仙花的根、茎、叶的特点,又建立起对植物根、茎、叶多样性的认识。第二个科 学实践活动是探究根和茎的作用。通过设计实验、査阅资料、交流等多种方法,让学生r解風 仙花根和茎的作用。 第7课是《花 果实 种子》。本课有两个科学实践活动:观察凤仙花的花;观察果实 和种子。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中教科书通过一幅图 个同学正在用撮子解剖-朵凤 仙花,提示学生采用解剖的方法了解凤仙花的基本结构。在了解了凤仙花结构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其他植物的花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花的形态的多样性,另一方 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花的基本结构。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果实和种子,引导学生 从果实的形状、颜色、表而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果实外部特征后,引导学生 猜测果实里面有什么,然后进一步观察果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