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88798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0067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必修,化学,高一,2019,苏教版
  • cover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加热 B.除去CO2中少量SO2: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C.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除去氧化铁中少量氧化铝: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后,过滤 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用排空气法收集 NO2,选① B.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选④ C.用 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② D.配制 100 mL 0.1 mol/L NaCl 溶液,选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是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B.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更大、熔点更低 4.实验室欲配制480m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B.需要称取·固体的质量为12.5g C.转移溶液之前,容量瓶内有水,对其浓度无任何影响 D.定容的过程中仰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 5.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小识》中“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硇水”是指盐酸 B.《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化学变化 D.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煮海为盐”涉及蒸发结晶 6.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常通过建立假说模型来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关于假说,有如下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假说是对现实中已知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简化处理 B.假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推测 C.假说是对一个问题的所有幻想和假定 D.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 7.实验室需配制480mL 1mol·L-1 NaOH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19.2g NaOH固体 B.将称好的NaOH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 C.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 D.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 8.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mol/L的是 A.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充分溶解在 1 L水中 B.将10克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与990克H2O C.将8克SO3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 D.将0.1molNa2O溶于2 LH2O中 9.关于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 A.汤姆生模型—道尔顿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B.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卢瑟福模型 C.卢瑟福模型—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D.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10.下列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转移溶液 D.定容 1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杂质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将气体产物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后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A B.B C.C D.D 12.下图配制450mL1.00 mol·L-1 NaOH溶液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中应称得NaOH 18.0 g B.未进行④和⑤的操作,所配溶液浓度将偏大 C.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必再加水至刻度线 D.步骤②后应将溶液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防止药品变质 13.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或结论 A 向废弃的FeCl3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