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54055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静夜思》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1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760461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教案,课件,静夜思,单元,下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第4课《静夜思》。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古韵新声》第4课唱歌课,《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之一。第一乐段有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情绪比较平稳,第二乐句第二小节中休止符的运用非常有特点,声断气连的演唱深刻地表现了思乡的情绪,在“故”字上的倚音加强了对故乡的亲切感。第三乐句虽然在节奏上是第二乐句的重复,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重复,而是歌曲的高潮点,第一小节的八度大跳把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词曲结合得非常巧妙,“举头”的旋律高,“低头”的旋律低,音乐形象非常鲜明。第二乐段是在第一乐段基础上的合唱,主要突出的是第三乐句,使音乐更加丰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古诗音韵与歌曲旋律相结合的美感和表达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意境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2、用和谐的声音唱好二声部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李白的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谁能背诵一下《静夜思》?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它的名字叫作《静夜思》。(书写板书《静夜思》) 【设计意图:以教师演唱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教师:首先我们先朗诵一遍歌词 预设:朗诵 教师:下面老师朗诵一遍,同学们听听我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学生跟读 预设:朗读 教师:聆听音乐,听一听判断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深情、优美的,速度是稍慢地。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面边听音乐边律动(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谁能解析一下这首古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大意是:看到床前地上撒满的月光,还以为是落下的霜,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歌曲为两段体,宫调式。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舒缓的节奏、稍慢的速度,表现了思乡的愁绪。通过聆听,这首歌曲的节拍是?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G大调,4/4拍,通过聆听判断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为什么这样分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两个乐段通过演唱形式的对比使歌曲的表现更加丰满。第一乐段由几个乐句组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乐段是一个比较规整的一段体,包括三个乐句,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预设:跟琴演唱简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