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政治认同:了解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知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道德修养:通过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法治观念: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4.健全人格: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5.责任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在生活中自觉履行,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2022年国庆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肆虐中华大地,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看不见销烟的战斗中,广大青年挺身而出,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一首首壮丽的凯歌。他们中有不畏艰险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用大喇叭传递爱与善的社区干部,有捐款捐物不留姓名的爱心人士,有积极参与疫情宣讲、排查登记、体温测量的青年志愿者,有齐心协力,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的核酸检测人,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挥洒汗水,书写火红的青春激情,成为战疫中披坚执锐,英勇奋战的生力军。无数“天使白”、“志愿红”、“党旗红”和“守护蓝”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在疫情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探究思考】 (1)结合材料和生活经历,谈谈在抗“疫”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责任来源是什么? (2)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获得了哪些回报? 材料角色 承担的责任 对谁负责 责任来源 付出的代价 获得的回报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课堂笔记 探究一: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A代价: B回报: 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做的不好会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奖金、奖品等。 精神方面(更重要):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课堂笔记—2.如何理解责任的代价和回报?P71AB 因为疫情影响,大家都开始了居家办公和学习。八年级某班班主任常老师,早上起来先钉钉上早自习,然后为家人做饭,喂孩子吃饭,洗衣服,上课。下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为居家隔离人员运送生活物资,晚上七点半,如约参加线上班主任会议。 1.结合材料谈谈,说说常老师扮演了哪些角色,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并谈谈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角色 责任 教师 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 家人 做家务,扶养照顾子女 志愿者 关爱帮助他人 5 2 3 4 1 子女,我的责任是孝敬父母 学生,我的责任是学习 教师,我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中国人,我的责任是热爱自己的祖国 公民,我的责任是遵守规则 活动:说一说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角色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种角色,一种责任。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3、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课堂笔记 【情景探究】 道法课上。常老师正在钉钉上认真的讲授新课。突然,刚进入课堂的小阳的“报告”声打断了常老师的讲授。以下是常老师和小阳的一段对话: 常老师:“都上课十多分钟了,你怎么才来?” 小阳:“都怪我妈妈没有早点儿叫我去做核酸,所以我就来晚了。 (1)结合责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小阳行为的认识 (2)结合日常生活谈谈,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受惠于哪些人对我们所负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