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八册 歌曲《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课 题 《小小少年》 教材解析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发展音乐感受力、鉴赏力以及表现力,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以体验,探究,合作等多层次 多维度的展开教学活动。 在音乐鉴赏方面: 了解歌曲《小小少年》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以及乐曲的常见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实践,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感知音乐主题,辨析区分乐段、结构,学会鉴赏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表现方面: 用充满朝气,流畅饱满的气息来歌唱。唱准弱起,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老师所给的的弱起前奏暗示。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节奏、音准、识谱试唱 听音等音乐演唱技能。更加重视合唱教学,感受多声部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与能力。这也与2021年初进修教研员陈老师给大家做的关于“教材梳理”方面的培训的要求不谋而合。 演奏方面:口风琴进课堂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特色,学生在掌握好这项技能的同时,也更好地为学习歌曲服务。比如说解决音准以及声部间和谐等问题时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歌曲《小小少年》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八册段体第二单元 《少年》中的第二首演唱歌曲。它是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 一:故事梗概: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别人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二:歌曲的基本性质:歌曲拍,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 二乐句,旋律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作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这里也是歌曲教学的难点,旋律坚定明朗,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平曲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不但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同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阶段,这批学生曾经作为学校合唱团经过很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从一年级就有口风琴进课堂的学习。有一定的合唱和器乐吹奏能力。他们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的技能技巧接受的快,也能够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这个学段的学生要保持对音乐的兴趣,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我通过音乐鉴赏 演唱 口风琴演奏等环节,采用了“听 唱 奏”{聆听 演唱 口风琴吹奏 }三者结合的多维度多层次互动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大跳音程”的音准,学会延音线 弱起 附点八分音符等节奏难点,并能熟练运用。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创造,在潜移默化中发展音乐感受力、鉴赏力以及表现力。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合作意识,体会音乐中自由 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 1.欣赏《小小少年》,体会朝气少年的阳光心情。了解其曲式结构。体会歌曲中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面对生活的控折与困难、充满帅气阳光的少年形象。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学唱《小小少年》,能用充满朝气,流畅饱满的气息 愉快的声音 准确地唱好这首歌曲,感受合唱的 自由 和谐之美。同时用歌声表达愉快乐观的心情。 利用口风琴练习,帮助同学更好的巩固二声部合唱音准,体会合唱中自由和谐的美好情感。 掌握“大跳音程”的音准,学会延音线 弱起 附点八分音符等节奏,并能熟练运用。 重 点 用愉快自由的歌声以及流畅的气息歌唱。 感受并且唱出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愉快 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难 点 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和谐准确 唱准“大跳音程”的音高与音准以及延音线 弱起 附点八分音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