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20839

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5课谁在水中溶解得多(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7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5课,谁在
  • cover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谁在水中溶解得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 科学思维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乐于运用多种物质探究它们分别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态度责任目标:意识到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 食盐、小苏打、烧杯、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加快溶解的一些方法。谁来说一下,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生:搅拌、加热、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师:我们现在可以用这些方法让物质很快溶解在水中,如果我在一杯水中,不断的加入食盐,食盐会一直溶解吗?大家猜想一下。 生:我觉得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生:我觉得不会,因为食盐加的太多,盐水就饱和了,就不会再继续溶解食盐了。 师:你刚才说到了饱和这个词,你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生:就是水已经溶解食盐溶解到了不能再溶解了。食盐的含量已经达到上限了。 师: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可以,一种认为不可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谁在水中溶解的多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活动一:向一杯水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食盐会一直溶解下去吗?有同学认为可以,有同学认为不行,那么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生:做实验。 师:我们来看看50 毫升的水中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吧。首先在你面前的杯子里有50毫升的水,还有一包食盐。你打算怎样将食盐加到水里? 生:我可以一下子倒很多,让食盐慢慢溶解。 生:我觉得不能一下子倒太多,因为如果倒得食盐太多,就会影响食盐溶解的速度,也可能会出现食盐溶解不完的情况,我们就无法知道100毫升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了。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放? 生:可以每次放一点,等它完全融化掉了再放一点,一点一点的放。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放。 课件出示:先将食盐分成若干份,每次加一份,搅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也可以用小勺取盐,用塑料尺子把勺子里的盐刮干净,一平勺一平勺的加入食盐,等第一平勺完全溶解后,再接着加入第二勺。 实验过程: 1.先把食盐分成若干小份,每份5克。 2.向一定量水(50毫升)中每次加1份,搅拌,完全溶解后, 再加入下一份。 3.持续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讨论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几份食盐后,长时间搅拌,食盐也不能溶解了。 实验结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师:这也就验证了,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不能一直溶解。 活动二: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师:刚才我们在50毫升水中溶解了食盐,知道食盐是不能一直溶解的。那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下? 生:我认为不一样,我们可以做实验验证。 出示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烧杯、玻璃棒、小勺、食盐、小苏打。 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交流。 确定实验方案: 分别将食盐和小苏打每3克各分成1份。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50毫升水。 将包好的食盐和小苏打分别放入水中,每次放1份,完全溶解再加入下1份。 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注意事项: 1.计算总量时,最后没有完全溶解的那一份盐(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