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27500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5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西省,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 说明:1 .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6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悬泉瀑布”“大漠孤烟”“历历晴川”“嘤嘤鸟鸣”……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常令人凝神屏息,而在文学家 净化的笔墨、 _ ① (xián) 熟的技法中更显得别有情韵。 虽然文学家常将自己的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 但是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样观山,有宏伟森严的“重岩叠嶂”,有情趣盎然的“负势”“争高”; 同样看水,或浩瀚,或湍急,或平静,或清澈;同是林木,时而祛除焦躁,时而平添崎岖;同为猿鸣,有人听 来凄然,有人听来悦耳……在_ ② _的山水散文中,读者常会同作者产生“会心之趣”,忘却生活的劳碌,纵 情自然的变幻。 1. 文中加点字“屏”的读音正确的是( ) ( 1 分 ) A.ping B.bing C.bǐng D.pǐng 2.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 1 分 ) A. 闲 B. 嫌 C. 贤 D. 娴 3.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 2 分 ) A. 眼花缭乱 B. 异彩纷呈 C. 独一无二 D. 五彩斑斓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不但文学家常将自己的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而且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B. 如果文学家常将自己的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的理由。 C. 即使文学家常将自己的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D. 因为文学家常将 自己的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所以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5. 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 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 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 ④来自云南的中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 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 B.④⑤②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①③④ 6.在班级开展的“巧复述,准转述”主题学习成果交流会上,下面四位同学的发言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2分) A. 晓阳:复述有书面材料的复述和口头材料的复述,复述时一般有原材料,如书面的文章和听到的故事、新 闻等。 B. 文文:复述时可以根据要求选择详细复述或简要复述,但都需要注意对原材料进行处理,保证逻辑清晰、 条理分明、语言表达流畅等。 C. 小萌:转述需要信息传递准确、完整,把握重点,不改变事实,不遗漏要点,比如注意转述的对象和转述 内容。 D. 复述和转述都存在一个“转换”过程,如复述时需要将原材料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转述时应根据转述对象 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等。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4分) 霁夜 孔平仲 寂历①帘栊③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 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释】①寂历:寂静。②帘栊:窗帘和窗户。③戍墙铃: 一种铃铛。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这首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给人以清爽之感,表达诗人喜悦之情。 B. 首联从寂静的夜色写起,接着以戍墙铃的铃声与之映衬,更显得清寂。 C.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月亮被云笼罩的朦胧景色。 D. 颈联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夜景,如秋声堕叶是听觉,月夜飞萤是视觉。 8. 有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