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致敬革命先辈”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 基本信息人文主题:革命先辈 语文要素: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讲述故事。 2.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1课时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本课主要学习《朱德的扁担》和《刘胡兰》两篇课文。故事语言简洁,内容紧凑,分别讲述了朱德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故事。教学中,既要引领学生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尚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是制定本单元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对标的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任务群,教学设计上要落实大单元的概念和教学方法。因此,本节课由“探究体验,亲近革命先辈的故事”这一主要任务引领,设置了五个学习活动。这五个活动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设计,旨在引领学生由认识了解革命先辈到感受革命先辈的品质再到产生对革命先辈的敬意,逐步深入,从而把革命教育意义这一主题教育落地。 三、学习目标“阅读(表达)”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在前面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围绕这个训练点,教科书中已经有所铺垫。 2.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教学,来学习革命先辈的故事。 3.初步学习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领学生由认识了解革命先辈到感受革命先辈的品质再到产生对革命先辈的敬意,逐步深入,从而把革命教育意义这一主题教育落地。 四、评价任务1.张贴展示“人物卡片”或“故事卡片”。2.评选字词达人、朗读大王、最强大脑。3.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 五、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近期,学校要举行 “我心中的革命英雄”故事大赛!每班优秀选手组建“革命英雄”宣讲团,向同学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年级优秀选手将有机会在学校公众号或红领巾广播站展播作品,还等什么,赶快来参加吧! 【学习任务和活动设计】学习任务走近革命先辈 学习内容:《朱德的扁担》《刘胡兰》 导入 共同观看革命人物的视频 观看背景后,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讲一讲自己认识的、了解的革命人物 活动一 革命岁月初体验,先辈故事我来讲 1.展示草鞋、扁担以及朱德和刘胡兰的图片 2.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的比较充分,因此,第一个活动由学生来讲朱德挑粮和刘胡兰牺牲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虽然学生已经预习过,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那么我采用借助图片联系相关词句的方法,帮助学生来学习讲述故事。 这样的方式,既直观形象,又能够降低难度。学生在讲述故事这一活动中,可以先浅浅的感受革命先辈的品质,比如朱德的工作辛苦,刘胡兰的勇敢。 活动二革命岁月初体验,先辈故事我来读 学生带着对革命先辈品质的初步体会去读课文,读出朱德的辛苦和刘胡兰的勇敢。本环节主要采用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领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同时,本环节要引入学生评价,通过评价,反复读、读出感情。这一活动,主要抓住《朱德的扁担》第三段中的“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和“整夜整夜”“又找来一根扁担”等词句体会朱德的辛苦和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 读好之后,引入一首《挑粮歌》,学生边做挑粮的动作边读,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再次感受挑粮的辛苦,也借此表达对朱德和战士们的赞美。 《刘胡兰》的第二和第三段,抓住“大声回答、愤怒、挺起胸膛”等关键词句,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刘胡兰英勇无畏的品质。此时,引入刘胡兰牺牲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刘胡兰宁死不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