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露和霜 1.探究露的形成实验 (1)假设:对于露的形成原因,我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实验方法:往外壁干燥的烧杯里加入冰块和水,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空气的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观察烧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_____。 实验结论: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 2.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_____,就形成了_____。 3.探究霜的形成实验 假设:我们认为霜是近地面的水蒸气凝结而形成的。 实验方法:往一个黑色外壁的金属杯内装入一些冰块,往冰块里撒些盐,用温度计测出杯中冰块的温度,观察杯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_____。 实验结论:_____ 4.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_____,这就是_____。 5.农业中预防霜冻方法:_____。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关于露和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和霜的来源不同,露来自植物内部水分,霜是天空中降落下来的 B.露和霜的形成条件不同,天气较冷时(0℃以上),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形成露;当温度在0℃以下时,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结成霜 C.形成原理不同,露是水蒸气遇热形成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2.在秋季的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一些小水珠,人们称它为( )。 A.雨 B.霜 C.露 3.下列现象中,水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是( )。 A.霜 B.露 C.雾 4.露水一般多出现在( )。 A.清晨 B.中午 C.下午 5.在探究霜的形成的实验时,往冰块里加盐是为了使温度( )。 A.保持在0℃ B.升至0℃以上” C.降至0℃以下 二、填空题 6.秋季的早晨,植物叶子上有一些小水珠,这是 。天气再寒冷一些,地面上、瓦砾间会有白白的小冰晶,这是 。 7.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 就形成了 。 8.由于水蒸气遇冷而在低空形成的天气现象有雾、 、 。 9.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 就形成了露。 10.露、雨的形态是 态的,霜、雪、雹的形态是 态的。 三、判断题 11.露是从植物的叶子中渗出来的。( ) 12.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 13.在我国北方,露和霜都出现于秋季的早晨。( ) 14.温度升高,霜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 ) 15.霜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0℃以下。( ) :拓展培优练 四、简答题 16.在发生霜灾次数较多的地区,人们是如何应对霜灾的呢?写出两种方法。 17.用自己的话解释露和霜的形成。 五、实验题 18.请完成探究霜的形成的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探究霜的形成。 (2)实验器材:黑色外壁的金属杯、碎冰、冷水、盐、温度计、湿毛巾等。 (3)实验步骤:①在金属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杯子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 。 (5)实验结论:霜是温度在 以下时,水蒸气遇冷后在物体表面结成的小冰晶。 (6)实验原理:碎冰加盐可以使冰快速融化,融化要吸收大量的 ,会使杯子外壁快速 ,空气中的 遇到冷的杯壁后就结成霜了。 (7)问题:a实验时用黑色金属杯是为了 。b杯子下垫一块湿毛巾是为了 。c实验中学生不能靠近杯子是为了 。 A.防止呼吸的热气影响实验效果 B.增加神秘感 C.有利于散热 D.降低温度 E.保持冰的温度 F.影响观察视线 19.为了探究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小组做了下面的实验。请你将他们的不完整的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探究雾形成的原因。 (2)实验材料:量简、冰袋、温水、冷水、( )等。 (3)实验过程及现象: 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此时烧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