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4404

3. 3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课件 26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260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化学方程式,1课时,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通过相关实验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验和生活实际现象。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情境导入 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 木头燃烧后只剩下灰烬,质量减少了。 铁钉生锈后质量变大了。 1774年,拉瓦锡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拉瓦锡(1743-1794) 反应物质量 生成物质量 大于? 小于? 等于? 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作出猜想 1、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2、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3、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 如图所示,将锥形瓶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待反应结束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二: 如图所示,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把滴管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实验现象 是否发生 化学变化 天平两边 是否平衡 实验一 实验二 白磷剧烈燃烧,放热,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 膨胀后缩小) 是 平衡 是 平衡 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得出结论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评价与交流 实验一与实验二的实验装置有何特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两个实验装置均构成了独立的密闭系统,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做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思考 我们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前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如何变化? 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又会如何变化?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减小 总质量不变 若采用的实验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时,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 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 恒,如体积等。 (4)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1)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思考 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克水加热后沸腾,变成10克水蒸气,此变化符合质量 守恒定律。 (2)8克氢气和1克氧气反应一定生成9克水。 (3)纸燃烧后,剩下的灰比原来的纸轻,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 恒定律。 错误。 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 错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必须是真正参加化学 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错误。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 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原子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H H H H O O O O H H H H O O H H H H 化学反应的特点 守恒 变化 反应物中 原子的种类 生成物中 原子的种类 反应物中 某原子个数 生成物中 某原子个数 生成物 的质量 反应物 的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