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44989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保护生物与环境》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0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课
  • cover
课时备课 课题 3.保护生物与环境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前两课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基本联系,知道生物栖息地为动植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需要的生存条件,知道动物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因此,理解并思考保护生物与环境是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认识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义”,包括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有怎样的联系和作用。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狼与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物与植物的关系,认识到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第二环节是了解其他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有什么相互作用。第三个环节是探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某个因素发生变化,会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在本环节中,运用红树林被毁坏、渡渡鸟灭绝后产生的影响等案例,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生物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生存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提升学生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识。第四个环节是研讨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这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总结前面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作用基础上,对话交流人类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深度理解生物多样的意义和生物灭绝的重要影响,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拓展与应用部分呈现了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措施。教科书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动物救助站、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保护生物的措施,再以文字介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保护生物与环境的各种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对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简单说明动植物之间的互相影响,在这节课中为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并且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帮助在这节课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认识到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 2.能通过资料了解一些生物灭绝带来的影响,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3.在研讨活动中能完成学习材料的整理,形成观点并提供证据,积极思考与总结。 4.具有参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知道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互相影响,认识到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能通过资料了解一些生物灭绝带来的影响,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板书设计 3.保护生态与环境 水 养分 非生物 氧气 土壤 生态系统 狼 兔 生物 鼠 草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上节课你们对生物与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保护生物与环境。关于生物与环境,你有什么想问的? 预设: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生物与环境?如何保护生物与环境?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认识生态系统 以草原为例,来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例:在一片草原上,狼的存在使得食草动物鼠、兔、羊等生物数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草原也能够保持繁茂。 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关系? 预设:想到了我们上学期学过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发现他们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学生尝试分析。 狼通过捕食鼠和兔等食草动物获得能量,同时也减少了它们的数量,使得草能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