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54149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350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甲午,解析,AB,练习,随堂,战争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随堂练习A卷 1.19世纪70年代,针对边疆防守策略,清廷内部形成了海防和塞防之争,即海疆和陆疆防御何者为先的争论。这一争论( ) A.导致了中央权威的式微 B.体现清政府内部根本立场对立 C.折射出国家实力的衰弱 D.旨在应对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为清政府能在新疆设省贡献最大的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3.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中、日两国均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 ) 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 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 4.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 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材料认为甲午战争( ) A.造成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了民族的觉醒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刺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华资本输出 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南洋的华媒《星报》《叻报》等围绕着旅顺大屠杀事件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文章,在第一时间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并运用国际法与国际惯例斥责日方的诡辩与谬论。这反映出当时( ) A.国际法在南洋广泛传播 B.海外华人民族意识觉醒 C.媒体报道即是历史真实 D.清政府不关心舆论宣传 7.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材料中的“某一重大事件”是指( ) A.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C.《南京条约》签订被割让香港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8.李鸿章说:“此次……实获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应有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并证明可收到实效。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对李鸿章所评述事件理解准确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引起权力结构变动 B.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实效显著 C.甲午战争失败激起民族救亡热情 D.八国联军侵华促进民族觉醒 9.如表为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此情况发生于( )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10.“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规定彻底改变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华通商口岸设厂没有条约根据的状况,并根据“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都取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特权。这表明( ) A.列强从此取得了在华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 B.列强侵华走向联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这一时期主要侵略方式 D.在通商口岸设厂一直是列强主要侵略方式 11.下表所示为《申报》关于甲午中日战争消息的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