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55552

1.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解析版)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1752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DNA,解析,必修,北师大,生物,学期
  • cover
1.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中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 型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经 DNA 酶处理的 S 型菌提取物不能使 R型菌转化成 S 型菌 C.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体内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但不能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D.35 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体内不含有35 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但可产生含35 S的子代噬菌体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 C.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D.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利用的细胞提取物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将①细胞提取物②细胞提取物+蛋白酶③细胞提取物+酯酶④细胞提取物+RNA酶⑤细胞提取物+DNA酶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第①组实验的目的是形成对照,以确定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 B.第②~⑤组是实验组,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相应物质观察转化情况 C.混合培养后①~⑤组都会出现 R型细菌菌落 D.混合培养后出现的 S型活细菌与原S型细菌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5.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丙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D.丁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 6.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关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的放射性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7.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在生长高峰期会出现局部细胞壁缺失而呈现感受态才能获取外源DNA发生转化,但S型细菌很难出现感受态。发生转化时,R型细菌会释放核酸内切酶将吸附的S型细菌的DNA降解为一些片段,其中的一条单链也会被核酸酶水解,进入R型细菌体内的DNA单链片段与R型细菌的DNA上的同源区段进行配对,切除并替换相应的单链片段,形成一个杂合DNA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杂合DNA区段的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全是S型细菌 B.S型细菌比R型细菌的变异率高、遗传稳定性高 C.实验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D.S型细菌难于转化R型细菌,与细胞壁受荚膜保护有关 8.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