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5849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9761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九年级,下册,11课,送东阳马生序
  • cover
(课件网)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语文老师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贰 领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叁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新课导入 你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励志故事? 【囊萤映雪】 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画荻教子】 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 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作者简介 宋濂 (1310—1381)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有《宋学士文集》等。 SONG LIAN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去朝见朱元璋时,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字词积累 怠 dài 叱 chì 咄 duō 俟 sì 皲 jūn 箧 qiè 屣 xǐ 媵 yìng 缊 yùn 课文注释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嗜 爱好 假借 借 弗之怠 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 逾约 超过约定期限 课文注释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译文 课文注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既加冠 指已成年 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德隆望尊 道德声望高 稍降辞色 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 课文注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 译文 课文注释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援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叱咄 训斥,呵责 至 周到 俟 等待 课文注释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