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能力训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计算50×70时,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得( )。 2.13个30是( ),50的30倍是( )。 3.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这两个数的和是( )。 4.每个小板凳32元,李老师要买13个小板凳。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 买( )个小板凳应付( )元 …… 买( )个小板凳应付( )元 …… 买( )个小板凳应付( )元 5.在○里填上“>”“<”或“=”。 50×30○49×28 16×32○35×16 46×19○46×20-19 76×12○24×38 22×15○22×3×12 38×21○38×20+38 6.在59×39、40×72、58×30中,积小于1800的是( ),积大于2800的是( ),积大约是2400的是( )。 7.□5×21,当□里填( )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里可以填( )。 8.三(1)班有45名学生,其中第一小组7名学生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7千克、40千克、41千克、38千克、38千克、39千克,照这样算,每名学生大约重( )千克,这个班的学生一共大约重( )千克。 9.张老师去文具店买了32支同样的钢笔,付给营业员600元。A种钢笔每支25元;B种钢笔每支16元;C种钢笔每支10元。他买的是( )种钢笔,一共用去( )元,应找回( )元。 10.水果店运来48千克鸭梨,运来的苹果质量是鸭梨的16倍,运来的桃子质量是鸭梨的15倍,运来苹果( )千克,桃子( )千克。 二、选择题。(10分) 1.如图,下面( )的得数大约在直线的“”处。 A.78×49 B.52×61 C.82×42 2.计算14×12时,小红是这样想的:14×10=140,14×2=28,140+28=168。下面能表示她思考过程的图是( )。 3.如果A、B是两个不为0的数,A×34=B×43,那么A和B比较,( )。 A.A>B B.A<B C.A=B 4.一本书有300页,丁丁每天读14页,12天读了多少页?右面竖式中方框里的数表示( )。 A.丁丁每天读14页 B.丁丁2天读140页 C.丁丁10天读140页 5.一箱保温杯12个,超市一周卖出5箱,每个保温杯卖35元。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可以这样列式计算:12×5×35,其中12×5求的是( )。 A.每箱卖多少钱 B.每箱有多少个保温杯 C.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杯 三、计算题。(28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50×60= 16×30= 21×40= 21×69≈ 40×15= 20×80= 23×30= 38×42≈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28×11 91×25 *42×56 32×21 58×42 *63×37 3.下面三种物品的总价值分别是多少元?(6分) 单个的价钱 数量 总价值 40元 20个 50元 34个 18元 25盆 四、动手动脑,操作实践。(5分) 1.爸爸从家出发向北走,走了38分钟,每分钟走75米,他走到了超市的( )面。 2.妈妈从家出发向西走,走了28分钟,每分钟走72米,她走到了菜市场的( )面。在图中用“△”表示出妈妈的大概位置。 五、解决问题。(25分) 1.为了宣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阳光小学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大型宣传活动,若计划三(1)班34名同学平均每人找12个不规范用字,三(1)班同学能找到多少个不规范用字?(4分) 2.快递公司要运1000本书,准备用一些箱子分装,每个箱子最多能装75本。13个箱子能装下这些书吗?(5分) 3.植树节那天,三年级的学生上午种树14行,下午种树13行,平均每行种28棵树,三年级的学生一共种了多少棵树?(5分) 4.“神舟十六号”的顺利回家,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完美收官。某玩具店购进44箱“神舟十六号”飞船模型,每箱16个,每箱70元。(6分) (1)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