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寻找生命中的那束光 部编版教材四下第七单元 打开一扇窗 在历史的长河中, 许多灿若星辰的人都如一束光, 能指引大家前行。 囊萤映雪、铁杵成针的故事, 哈尔威、黄继光的英雄壮举, …… 读读、想想、讲讲, 那光会一点点渗入你的内心, 让你充盈、感动……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读一读 1.看故事动画,听范文朗读。 2.试着跟着范读练读课文。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链接两个故事的朗读视频,资源见资源包)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学一学,解释重点词的意思。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贫穷) 用这样的方法我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放弃) 感其意(意志)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试一试:说说课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 备注:方框内的词语解释,要能点击相应的字,解释能跳出来。译文也是点击之后才跳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试一试:说说课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 备注:方框内的词语解释,要能点击相应的字,解释能跳出来。译文也是点击之后才跳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圈一圈人物的动作,想象当时的场景,试着把故事讲生动。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例: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我会这样想象:太白听了老妇人的话,心想:“老人家都能有恒心把铁棒磨成针,而且年纪尚轻,怎可半途而废?”他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跟老妇人告辞后回到山中,继续攻读学业。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人物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我喜欢 ,因为 。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故事和含义。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这里运用超链接,学生随机点击哪个故事就能读到哪个故事。故事见资源包。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给生字归归类(这里利用拖动功能,给生字归类)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1 读读勤学的故事 重点字书写指导,红色方框里的字要点击后才出。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2 品诗词中的精神之光———字字落实:读懂古诗内容 (1)读一读:跟着课文动画读古诗,做到字正腔圆。(提供三个视频,随机可以点击) (2)学一学:运用软件自学生字词,对“芙、雁、砚”进行重点学习。 (提供“秒懂百科”链接,让学生自学生字,链接“芙、砚、雁”识字小视频学习重点生字。) (3)说一说:借助注释和资源,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的意思。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2 品诗词中的精神之光———说说诗意。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2 品诗词中的精神之光———质疑探究:感受人物的品格 质疑:针对每首古诗的两句诗,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跟同学交流交流。 (1)“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了一种什么氛围? (2)后两句还在抒发离愁别绪吗?那作者在表明怎样的内心呢? 任务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1 2 品诗词中的精神之光———质疑探究:感受人物的品格 探究:选择三到四个问题进行探究。(提供作者的相关介绍,给学生探究提供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