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84517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5821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学期
  • cover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学科 说明: 1. 全卷满分 120分, 考试用时为 12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为了扩大校园文学阵地,丰富社团活动,东城未来学校文学社策划部开展了“诗文会友”“读书交流”“征文比赛”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一、基础与运用(30分) 【活动一】诗文会友 【任务一 赛诗会】 “赛诗会”活动主要以“打擂台”的形式进行,小东是文学社成员之一,负责校对活动主持词,请一同参与,完成1-5题。 (20分) 主持人1:尊敬的各位老师 主持人2: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1:五千年的悠久历史,(A) 哺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 主持人2:(B)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不衰的瑰宝。 主持人1:今天我们共聚一堂,(A) 通过诗文,我们相识相知。 主持人2:(B)今天我们探求先贤的情怀,走进悠远的古代。 合: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感谢(C)莅临指导的老师,并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主持人1:接下来,由我来宣读此次比赛的规则。本次比赛采用积分制,每位选手听题后按铃进行抢答,题目也会同时呈现在屏幕上,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则扣1分。率先拿到10分者获胜。现在请听题。 主持人2: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下一句是什么 选手: (1) “ 。 ” 主持人1:请补充屏幕中缺失的《论语》十二章。 选手: (2)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 主持人2:请背诵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整首诗。 选手:(3)“ , , , 。” 主持人1:现在难度升级。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中以乐景写哀愁的是哪一句 选手: (4) “ 。” 主持人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哪两句蕴含自然理趣和①p éng bó ( )的朝气, 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选手: (5) “ , 。 ” 主持人1: 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 但刘禹锡的《秋词》却②jié rán bù tóng·( ) , 作者在该诗中写明丽的秋景,并引出豪迈的诗情的是哪两句 选手: (6) “ , 。 ” …… 主持人1:不知不觉中,活动来到了尾声。面对中国古典诗文的浩瀚深邃,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不禁(D)油然而生。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们能看到大家投入了极大的③rè chén( ),从选手的笑脸里,我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主持人2:(C)虽然赛诗会结束了,但是我们感受到的美好将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D)千年的音韵,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万世的情怀,似乎仍在心头荡漾。最后, 我们想用一幅对联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 合:传国粹,诗海扬帆显风采; 展雅韵,书山探宝领风骚。 1.小东在校对过程中,为了方便主持人,想把需选手作答的诗句补充上,请帮忙补写诗句。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2.小东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平分情况,所以又设置了“一锤定音”环节,在平分时使用。请帮忙解答。题目如下(2分): 月,是东方人的精魂,中国古典诗歌中,咏月之作俯拾皆是。请结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一诗中“月”这一意象,品析作者流露的情感。 3.主持词的创作者有三个词语不会写,用了拼音代替,请你根据拼音帮他补写词语。 (3分) 4.主持词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