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8562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 转入战略进攻》学案 冀教版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1146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 转入战略进攻,学案,教版
  • cover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 转入战略进攻》学案(冀教版) 出卷网 二、讲案 师:(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全面内战的烈火已雄雄燃烧了起来。(提问上节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全面内战的战况。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概括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得出结论)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军队数量 总兵力430万人正规军约200万 总兵力127万人野战军61万人 装备情况 有美国援助的飞机、舰艇和大量的剩余物资 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没有外国接济,基本上是抗战中缴获的日伪军的武器 结论:敌强我弱,中共处于战略防御。 师:那么中共中央有怎样的对策呢?(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上面的小字部分,总结对策) 师:(总结)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此原则指导下,主要作战方法是运动战。在8个月里,解放军就歼灭国民党军70多万人。粉碎敌人全面进攻。 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改为重点进攻,目标首先是陕甘宁解放区。(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0页)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师:简介转战过程。1、时间:1947年3月 2、战况: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陕北高原的有利地形,采取“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 师:(组织学生看教材第10页《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 师:(组织学生思考“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坚持留在陕北?) 师总结:A、以较小的兵力吸引和歼灭敌军大量的主力部队。B、鼓舞全国人民,继续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B、直接指挥西北人民的解放战争。 3、结果: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孟良崮之战(板书) 师: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第二个方向是山东解 出卷网放区。1、时间:1947年3月,战况(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3、结果: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板书) 师:1947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组织学生分析教材第13页《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讲解过程。 (组织同学思考“想一想”:刘邓大军为什么选择向大别山跃进?) 师:(总结)大别山位于南京武汉之间的鄂、豫 出卷网、皖三省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这里又曾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人民解放军容易在这里立足生根。占据了大别山就可以东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讨论总结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练案 一、选择题 1.解放战争初期,战场主要在( )A.大城市B.解放区C.国统区D.边远山区 2.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目标是(  )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甘宁解放区 ③华东解放区 ④山东解放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在陕甘宁解放区率领西北解放军运用“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的领导人是(  ) A.邓小平、刘伯承B.彭德怀、粟裕C.彭德怀、贺龙D.邓小平、贺龙 4.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的整编74师的战役是(  ) A.孟良崮战役B.青化砭战役C.羊马河战役D.蟠龙战役 5.孟良崮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  )A.刘伯承B.贺龙C.叶剑英D.陈毅 二、识图题 6.下图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 请回答: ①该图所反映出的历史史实是什么? ②为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西北解放军采用了什么战术与敌人周旋? ③请写山图中A、B、C所标的地名。 检测人 得分 测案: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