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02323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下册14《杠杆》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6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五四,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
  • cover
14《杠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杠杆》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这节课从简单的机械与生活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研究,认识到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这些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尝试用所学的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本课主要有两个探究活动。第一是认识杠杆,第二是研究杠杆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教材还安排了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向学生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提醒学生时刻注意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知道杠杆的 3个点: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和大小。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完成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 3、对杠杆结构、功能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知道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数据、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的指导。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镊子夹东西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认识,借助学生的经验,以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等。 2、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阻力点支点动力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小明一家出游,路遇大石挡道,众人合力,无法移动半分,故借工具来移大石。小明爸爸从车上只找到一根棍子。学生交流办法。板书课题:杠杆,并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二、自制学具,认识杠杆 1、用直尺做杆,用铅笔垫起,钩码做重物,感受杠杆省力。 2、出示阿基米德的话,并视频播放中国的桔槔和抛石机,知道古人对杠杆原理的应用。 3、了解杠杆的三点: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板书: (1)出示跷跷板,找三点 (2)出示羊角锤等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判断是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 4、在自制杠杆上将动力点移至距离支点较近的地方对比感受用力的大小。 5、怎样做才更省力呢? 三、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一)研究杠杆尺,记录数据 1、小组内观察杠杆尺,了解组成及其特点。 2、明确杠杆尺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动力点 3、小组操作,收集数据 (1)在左侧第二个格子处挂 2个钩码表示物重,看右侧可以挂几个钩码。等杠杆尺平衡后,右侧挂的钩码就是用力的大小。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位置挂钩码。 (2)多挂几次,看一共有几种挂法,记录下来。 (3)杠杆平衡后,比较一下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大小。 4、汇报交流 (二)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1、小组内交流,并填写记录单 2、全班汇报总结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使用杠杆时省力、费力的规律 3、巩固结论 4、出示理发剪和铁皮剪,钳子、火钳,判断是哪一种杠杆。 5、小结学习内容。 四、巩固应用,联系生活 1、寻找生活中用到杠杆原理的工具。 2、将生活中的工具进行分类。 3、视频展示自行车中的杠杆。 五、总结巩固:你学会了什么? 六:随堂练习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_____ ;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_____;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动力点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