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07965

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14《月相的变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2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格式,教学设计,月相的变化,学年,教版
  • cover
教学课题 4.14 月相的变化 教学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里的不同形状,并说出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2.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 3.识别农历日期所对应的典型月相 【过程与方法】 运用长期观察的方法,收集月相变化的证据 【情感目标】 1.关注月相的变化,并与农历日期联系起来 2.体会到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3.养成善于观察、发现和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月相的变化过程 2.每一阶段月相的形状和对应时间 教学难点 月相的变化过程 教学用具 PPT、教学视频、月相变化模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提问:你知道中国的春节是哪一天吗? 学生回答:正月初一 提问:新年过后的元宵节又是哪一天呢? 学生回答:正月十五 提问:那国庆节是哪一天呢? 学生回答:10月1日 提问:正月初一、正月十五、10月1日这些计时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一个是农历,一个是阳历 提问:农历和阳历有什么不同呢?它们是怎样确定的呢? 教师回应:阴历是观测月亮来制定的,月亮圆缺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阳历是观测太阳来制定的,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一个轮回为一年;农历属于阴阳历,也就是用阴历确定月,再用阳历确定年。 提问:我们知道月亮的形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有一个变化周期。那么在这个变化周期里,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新知讲解 1. 观看视频———月相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的称呼。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30天。 2.展示图片,观察图中的月相,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哪些是你没有观察到的? ⑤只能在西方天空中看到;④只能在前半夜看到;⑧只能在后半夜看到 3.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月相呢?(月相成因) 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照射月球的哪部分,哪部分就亮。由于月球反射太阳光,因此无论转到相对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对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在不同的时期,月球相对地球的位置不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亮面就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4.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的月相 5.新月: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 6.蛾眉月:新月过后两天,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蛾眉,因此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7.上弦月: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经移到太阳以东90度。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月。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落入地平线之下。 8.渐盈凸月: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渐盈凸月。 9.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地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度,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满月或望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10.渐亏凸月: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的大半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或亏凸月。 11.下弦月:到了农历二十三左右,我们只能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半面了,这时的月相叫下弦月。下弦月只能在后半夜看到。 12.残月:下弦月过后,月亮逐渐靠近太阳,我们只能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娥眉,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残月过后月亮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