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归纳导入 回答下列问题: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你有什么发现?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你又有什么发现? (3)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你又有什么发现? 【归纳】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活动设计和问题引导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的结论.建议: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有针对性地巡视,及时纠错. ●复习导入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各是什么? (2)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3)在小学我们学过一些乘法的运算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学学过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律,对所有的有理数还适用吗?通过举例验证你们的猜想.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自然过渡引入新课.建议: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过程,进行猜想并归纳. *命题角度1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选择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两个原则:(1)如果有互为倒数或积为整数的两个因数,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2)括号外的因数是括号内所有分母的公倍数时,使用乘法的分配律. 【例1】式子×3×5=×15=5-3+6中,运用的运算律是(D) A.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及分配律 C.加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D.乘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例2】在算式每一步的后面填上该步运用的运算律: [(8×6)×1.25-]×40 =[(6×8)×1.25-]×40__乘法交换律__ =[6×(8×1.25)-]×40__乘法结合律__ =60×40-×40.__分配律__. *命题角度2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要根据试题的特点,灵活选用运算律进行简化. 【例3】计算:(1)1.25××(-8); (2)×(-48); (3)999×118+999×-999×18. 解:(1);(2)26;(3)99 900.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2.灵活利用乘法运算定律简化乘法运算. 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灵活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仍然成立.那么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还成立吗?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问题: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与8×(-7),×与×; (2)[(-4)×(-6)]×5与(-4)×[(-6)×5],×(-4)与×; (3)(-2)×与(-2)×(-3)+(-2)×,5×与5×(-7)+5×. 解:(1)(-7)×8=-56,8×(-7)=-56,×=,×=; (2)[(-4)×(-6)]×5=120,(-4)×[(-6)×5]=120;×(-4)=,×=; (3)(-2)×=9,(-2)×(-3)+(-2)×=9;5×=-39;5×(-7)+×5×=-39. 【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有理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注意:同加法的运算律一样,这里的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教材P53例题)计算: (1)×(-24); (2)(-7)××. 【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计算、交流,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运算律. 解:(1)×(-24)=×(-24)+×(-24)=20+(-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