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34607

1.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784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五四,化学,初中,人教,金属
  • cover
1.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u粉 Fe粉 磁铁吸引 C CuO C 通氧气流中加热 D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3.一定质量的加入到含有和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液中一定有 ②滤液中可能有 ③滤渣中一定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4.将金属M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锌片插入M的硫酸盐溶液中,有M析出,则M、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Zn>M>Cu B.Cu>M>Zn C.M>Zn>Cu D.Zn>Cu>M 5.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物质是 A.铁粉 B.铁粉和铜粉混合物 C.铜粉 D.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有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 B.镁带与稀硫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放热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蓝紫色火焰 D.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7.如图所示,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8.生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往往会出现少量不溶物,该不溶物是 A.Fe B.C C.FeCl2 D.FeCl3 9.化学小组为探究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Ag B.由面实验①②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C.只由实验①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D.实验②中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也能完成实验 10.《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A.硫酸锌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 二、判断题 11.置换反应中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 1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三种金属活动性较强,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13.化学方程式是正确的( ) 14.镁、锌、铁、铜都可以和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 15.铁粉与稀盐酸反应,铁粉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并放出热量( ) 三、综合应用题 16.(一)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性。 (2)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 (3)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m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滤渣只含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液中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则滤渣中的固体一定有两种 C.若最终得到的滤渣质量仍为mg,则滤液中溶质最多有两种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 (二)某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