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 别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中写到:“要重视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基于此,本课将节奏和音准作为教唱第一环节;将合唱教学作为教唱第二环节;为了调动每一个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自信心,在最后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鼓励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使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送别》是一首非常深情的歌曲,C大调,速度为中速,是李叔同因感念与友人的突然离别而写的歌词,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教材共出示了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为齐唱形式,音乐起伏平缓,衬托了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为合唱形式,旋律与前面对比鲜明,情绪激动。二声部和声的构成给人以立体感,加强了作品的美感,恰当表现了离愁的情绪。歌曲旋律朗朗上口且节奏较为简单,在演唱中需要注意用悠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学生情况分析:(1)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够扎实,特别是对于较难的节奏型和大跳的音程掌握不牢固,需要老师加强训练;(2)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离愁情绪,使孩子们珍惜同学朋友之间的珍贵友谊;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和四、五度大跳音程时的音准,感受并亲身体验二声部合唱的魅力,指导学生能够用悠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聆听,模唱学习歌曲;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李叔同。2、学会背唱《送别》。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歌曲音准节奏。2、能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体会恋故伤别的感情。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回顾所学歌曲导入,揭题解题1.聆听《校园的早晨》,激起兴趣(1)孩子们,这节课赵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大家听听熟不熟悉?(2)同学们在欢快的歌曲下异口同声回答《校园的早晨》2.关联已知,理解学堂乐歌(1)谁来说说《校园的早晨》是一首什么歌曲?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2)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基本都是填词歌曲,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3)出示课题【设计意图:本课课前,利用所学知识,不仅调动了学生探求未知的积极性,同时还了解了相关的音乐知识———学堂乐歌。】聆听音乐,掌握音乐要素1.初听内容,奠定情感基调(1)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送别》,请同学们边聆听边思考:这首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2)《送别》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因感念与友人的突然离别,写下歌词,并选用美国歌曲的旋律抒情达意,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2.再听歌曲,把握音乐要素(1)那这首歌曲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速度和节拍来演唱呢?请大家从老师的歌声中找找答案(老师无伴奏表演唱)(2)速度是中速的,节拍舒展又流畅是四四拍,情绪是有变化的,歌曲的前半部分是平缓的,后半部分是激动的,通过情绪的变化可以将歌曲分成两个乐段(A+B),这两个乐段的演唱形式分别是齐唱、合唱。【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词的理解,体会歌曲意境,感受歌曲离别的情绪,并为后续演唱做好铺垫;通过辨别音乐要素感受其对歌曲情绪情感的塑造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