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6719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11-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0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8课
  • cover
课时备课 课题 8.太阳、地球和月球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日———地———月”系统入手,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距离,并制作“日———地———月”系统模型。拓展与应用部分介绍了日食、月食的现象和成因,希望学生能够将这些天文现象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练习起来,初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了解了地球、太阳、月球的基本特征。有了识别图中天体的基础。并且学习了相关的宇宙知识。四年级下学期学习过关于月相变化的知识,另外,孩子的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大概知道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和运动方式,但是可能解释不清,比较模糊,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这些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基于建模,描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科学思维:学生在探究“日———地———月”系统过程中,发展类比推理等思维。 探究实践: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提出猜想。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关系的相关信息,并用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态度责任:表现出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研究兴趣。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能参与多人合作的探究实验,愿意沟通交流。 教学重点 学生基于建模,描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提出猜想。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关系的相关信息,并用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板书设计 8.太阳、地球和月球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与聚焦问题(5’) 1.认识单元页插图中的天体。 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天体?你是如何识别出来的? 学生看单元页中插图。 2.梳理关于宇宙的已有知识,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提问:关于天体、宇宙,你还知道些什么? 预设:学生谈及宇宙空间相关内容。 3.梳理已知的天体和天文现象。 学生回答 预设: 已知的天体:如太阳、地球、月球、火星、北极星、太阳系、银河等。 已知的天文现象:昼夜交替、四季更替、光影变化、月相变化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兴趣。 4.教师小结:这些天体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呢?这是本单元要学习的问题。 二、科学实践活动:日地月之间的关系(30’) 1.分组讨论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学生汇报。 预设: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2.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1)角色扮演 模拟实验,角色扮演:三人一组,戴着代表三个天体的头饰,模拟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日地月三球运动的关系。 (2)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一个小组到前面演示,其他学生分析,模拟实验是否产生了昼夜交替、月相变化、四季交替等现象 每个学生独立画出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集体研讨。学生代表发言。 (3)使用三球仪进行研究 观察三球仪的运转,并分析汇报。 用三球仪模拟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球之间的运动关系。 绘制三球关系图,比一比,跟模拟实验前画的图有什么不同。 3.形成解释:描述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 4.制作日、地、月关系模型。 观察三球仪的运转,并分析汇报。 用三球仪模拟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球之间的运动关系。 绘制三球关系图,比一比,跟模拟实验前画的图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制作模型是表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