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6899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8课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9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课,防治,危害,噪声,2023-2024,学年
  • cover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结合生活中学生听到的各种噪声,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噪声污染现象,以噪声的危害和防治为线索,指向噪声的产生环境以及怎样进行防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创设了“学习或思考时,突然听到刺耳的鸣笛声”的情景,提出了“会有什么感受?”的问题。任务卡“调查生活中噪声的来源”指示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这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了解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通过呈现了飞机飞过居民区和挖掘机工作的情景图和学生交流的场景图,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噪声来源的资料,使学生对噪声的来源有更充分的认识,了解生活中产生噪声的环境;认识到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活动二:怎样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通过呈现了两个学生就如何减少噪声危害进行讨论场景图和汽车消音器、道路隔音屏障、降低水流声的水管和捂住耳朵远离噪声源等减少噪声方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应对噪声的方法,并通过生活中减少噪声危害的实例,总结出减少噪声的方法。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法律条文。使学生明白防治噪声污染人人有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法律相关规定,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危害。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引导学生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新措施、新方法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通过设计活动,引领学生了解噪声产生的环境,认识噪声的危害,明确防治噪声危害的方法,提升对噪声污染生活环境的认识。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噪声的知识有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认识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对噪声危害有感性的理解。但对噪声的防治方法,控制噪声传播和危害等有理解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噪声现象,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办法。 科学态度目标: 1.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动。 2.能分工协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会产生噪音,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参与降噪行动。 【重 难 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噪声危害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听声音,谈感受———美妙的音乐。 2. 听声音,谈感受———烦杂的声音。 3.谈一谈它们各自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第一段音乐令人心情舒畅。第二段声音让人心生烦躁。 这就是噪声。 二、探究过程 1.关于噪声,你想知道些什么? 2.让学生看视频了解什么是噪声。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悦耳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一切对人、学习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算作噪声。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 如果听着同一首音乐跳广场舞和午休你分别有什么心情? 提问:噪声与乐声与我们的需求、心情、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 (一)了解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 1.出示“讨论交流———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危害”。 2.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的噪声都来源于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依据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讨论一下。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4.出示“噪声来源”。 5.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噪声的来源非常熟悉,可见生活中的噪声来源还不少,大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如飞机起飞的声音;工业噪声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