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1835

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25张PPT)【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9191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专用
  • cover
(课件网) 作者简介 恩格斯,德国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恩格斯 (1820—1895) 写作背景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文体常识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悼词是从古代的诔(lěi)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悼 词 文体常识 结构 歌颂逝者的品德,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开头 中间 结尾 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对逝者表达哀悼之情。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贡献、功德,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致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字词积累 卓(zhuó)有成效 繁芜(wú)丛杂 嫉(jí)恨 坚韧(rèn )不拔 豁(huò)然开朗 抹(mǒ)杀 悼(dào)念 浅尝辄(zhé)止 污(wiè)蔑 诽谤(fěi bàng) 字词积累 不可估量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卓有成效 繁芜丛杂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难以估计或无法计算。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依据悼词的结构特点,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词,概括各层大意。 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致其哀) 二.(2-7)评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赞其功) 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并深表悼念。(颂其德) 文本研读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抓关键语句,品味语言,体会其“哀”。 文本研读 (1)“两点三刻”,为什么把逝世的时间交代得那么精确? 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文本研读 (2)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为什么? “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 停止思想”是讳饰的修辞。也切合马克思的身份,暗含了对战友生命不息,思想不止的崇敬。 文本研读 (3)“还不到两分钟……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有何含义作用? ①有交代作用,还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为事业奋斗一生,临终还在辛勤工作的伟大形象。 ② 还不到两分钟∶“还”流露出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两分钟,强调时间短暂,可见去世之突然,饱含了作者对战友溘然辞世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深深遗憾。 ③“在安乐椅上睡着了”用讳饰的手法委婉到写马克思从容安详的逝世,语气平静含蓄,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④“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亦本段感情) 文本研读 根据第一段中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