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71092

2.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及表观遗传现象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解析版)

日期:2025-11-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176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解析,必修,北师大,生物,学期
  • cover
2.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及表观遗传现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死亡率极高。如图为狂犬病毒的增殖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的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狂犬病毒增殖的过程与艾滋病病毒相同 C.+RNA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与-RNA中的相等 D.狂犬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中心法则 2.真核生物中常见的DNA甲基化修饰是5-甲基胞嘧啶,发生DNA甲基化后的基因转录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该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DNA甲基化后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发生DNA甲基化可能阻碍RNA聚合酶发挥作用 C.DNA分子中5-甲基胞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 D.发生DNA甲基化修饰后可以遗传给后代 3.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HIV的宿主细胞主要是T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经一系列过程形成新的病毒。下列与HIV增殖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只是病毒的RNA B.逆转录出的DNA分子中A+T与C+G的数目相等 C.A与U的配对只发生在转录过程中 D.HIV增殖时所用原料全部来自宿主细胞 4.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 侵入宿主细胞并繁殖的过程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侵染过程与宿主细胞的识别作用有关 B.该病毒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膜结构 C.该病毒的蛋白质均由游离状态的核糖体合成 D.该病毒增殖不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脱氧核糖核苷酸 5.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人体生殖细胞中存在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短的DNA只影响DNA复制,不影响表达 B.端粒酶在修复DNA时,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人体生殖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不含端粒酶基因 D.端粒酶可为DNA重新加长提供模板,并且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6.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观遗传是指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导致表型发生改变的现象 B.柳穿鱼Lcyc基因的碱基高度甲基化,能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C.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与环境有关,与表观遗传无关 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修饰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7.在试管内离体合成多肽时,若加入若干碱基序列为“GUGUGUGUGUGUGU…”的mRNA,合成的多肽中有缬氨酸及半胱氨酸两种氨基酸。若加入若干碱基序列为“GGUGGUGGUGGUGGU…”的mRNA,合成的多肽含有甘氨酸或缬氨酸或色氨酸。则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A.GUG B.UGU C.GGU D.UGG 8.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是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后引起的基因表达和表型改变的现象 B.表观遗传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过程 C.表观遗传效应维系着不同细胞中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D.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 9.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易于发生变异。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P B.该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细胞tRNA中的密码子能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C.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是通过碱基的排列顺序来体现的 D.该病毒易于发生变异与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有关 10.关于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③、④、⑥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 B.①、③过程的产物相同,催化的酶也相同 C.①、②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⑤进行的场所为核糖体 D.①、②、⑤所需的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