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85824

第2课《梅岭三章》分层作业(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56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梅岭三章,分层,作业,学生,教师
    02《梅岭三章》分层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丛莽(mǎng)旌旗(jīng)投身革命(shēn) B.阎罗(yán)国门悬(xuán)义成仁(rén) C.有涯(yá)当纸钱(dāng)人间遍种(zhòng) D.烽烟(fēng) 艰难(jiān)血雨腥风(xīng)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运用的修辞方法。 (1)南国烽烟正十年 意思:_____ 修辞:_____ (2)血雨腥风应有涯 意思:_____ 修辞:_____ (3)取义成仁今日事 意思:_____ 修辞:_____ (4)人间遍种自由花意思:_____ 修辞: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人间/遍种/自由花 D.创业/艰难百战/多 4.下面的诗句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意境相同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怀言志。 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 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灵魂 A.①③④②⑤B.③④①⑤②C.②①③⑤④D.①④②③⑤ 6.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 C.“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D.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7.按要求填空。 (1)《梅岭三章》是_____在1936年写的,当时作者正处于在_____被敌人围困九死一生的险境。“留衣底”表明作者为_____献身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第一章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诗句是:      ,     。 (3)第二章中表现诗人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诗句是:  ,      。 (4)第三章中表现诗人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胜的诗句是:         ,         。 8.请你参加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将这次活动的标语,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学校拟邀请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的英雄团长祁发宝同志,于本月30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请你以学校德育处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祁发宝同志: XX中学德育处 202X年X月27日 (3)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示的内容。 “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统计图表 (4)报告会后,学校团委在校园网开设了“我心目巾的英雄”专栏。请你在留言区说几句话,表达对英雄 的崇敬之情。 二、课内阅读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9.解释下列词语。 (1)南国:(_____)(2)烽烟:(_____) (3)正:(_____)(4)国门:(_____) (5)诸君:(_____) 10.“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在本诗中表现了什么? 11.“南国烽烟正十年”指哪十年?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 12.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