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85850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分层作业(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271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课,山水画的意境,分层,作业,学生,教师
    14《山水画的意境》分层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渲染 (xuàn) 诱惑 (yòu) 庇护(pì)浮光掠影(lüè) B.惆怅 (chóu) 停泊 (bó) 灵魂(lín)重头戏(zhòng) C.赋予(fù)真挚 (chì) 虐杀(nüè) 津津乐道(jīn) D. 依赖(lài) 嫌恶(wù) 暮霭 (ǎi) 踉踉跄跄(qiàng)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的长期艰苦奋斗。 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体会。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B.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 C.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D.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 4.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②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③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 ④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⑤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 A.③④①②⑤ B.③①⑤④② C. ②①⑤③④ D.⑤②①④③ 5.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6.学完本课,班里开展“李可染作品欣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在3日北京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拍卖夜场中,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目前是今春拍卖场上单品成交额最高的中国艺术品。 作为今年保利春拍的领衔之作,该画此前预展时估价2.8亿元人民币,引起众多收藏家的兴趣。今晚正式拍卖时以1.8亿元起拍,经过数轮竞价,最终以2.55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达到2.9325亿元。 (2)李方搜集了一些关于《万山红遍》的资料,准备介绍给同学,抄写时出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甲]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的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乙]该系列作品画工独特,扣人心弦,充分显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精华。画作均为巨碑式丰满构图,采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无限喜悦;同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白墙、山上飞瀑和山下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而前景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改为“”。 (3)李方听说美术馆正在举行“李可染画作展览”,想去参观,但他妈妈想让他在家好好学习,请你帮忙劝说李方的妈妈。 二、课内阅读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