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94665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7097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炽热(chì zhì) 掺和(chān cān) 札记(zhà zhá) 黄焖鸡(mēn mèn) 菱角(léng líng) 骡马(luó nuó) 榛子(zhēn qín) 正月(zhēng zhèng) 二、南北食俗大不同。讨论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根据拼音把发言记录补充完整。(14分) 乔乔:天津吃 bàn ( )面,爱用麻酱 jiǎo huo ( );广东煲高汤,喜欢用小火慢áo ( ) 。 木木:一碗白 zhōu( ),北方的稀薄,南方的 nóng chóu( )。 安安:北方的豆腐脑,酱油、cù( )各来一chí( ),滴几滴香油,撒一把葱花香菜,香得让人直 yàn ( )唾沫。南方则 jié rán ( )不同,仅需一勺白糖调味,温润如玉,清甜 xì nì( ),能够引起人种种 làng màn ( )的 cāi xiǎng ( )。 路路:zǒng zhī( ),地域不同,食俗不同,中国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大饱口福。 (提示:运用细节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我: 三、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①万象( )新 ②( )然不同 ③独出心( ) ⑤两( )三刀 ④师传身( ) ⑥( )心所欲 ⑦忌灯( )彩 ⑧万不( )已 1.下列词语和词语③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1分)( ) A.史无前例 B.别具一格 C.千篇一律 D.殊途同归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的序号。(1分) (1)南方的早春已然呈现一片 、生机盎然的景象。 (2)我们两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 ,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且有益的是,能看到不同的文化在音乐上拥有的共同语言。 3.在横线处填上表示“很多”意思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2分) 星期天,乔乔去水上公园游玩。回家后,爸爸问他见到了什么,乔乔说:“公园里的游客很多, ;花的颜色很多, ;游玩的项目很多, ;商店里的工艺品很多, 。” 四、选择题。(1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饺子 眨眼 通霄达旦 机杼(zhù) B.摊贩 骆驼 泣不成声 獠牙(liào) C.油腻 栖息 鸦雀无声 白云观(guān) D.亲戚 轿车 约法三章 擢素手(zhuó)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B.纤纤擢素手(伸出) C.初旬(十日为一旬) D.轻烟散入五侯家(五位权贵) 3.下列对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分析:引用老北京俗语,富有民俗色彩。 B.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分析:“农业产品展览会”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集市上产品众多的特点。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八儿吃得多的情状,侧面表现出腊八粥的可口。 D.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分析: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急切地想要吃到腊八粥。 4.下列诗句按节日时间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俗画卷。 B.《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C.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建筑上雕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D.《迢迢牵牛星》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其中的“纤纤”“札札”要读得慢一些、轻柔一些,读出织女织布的柔美之感。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