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科学实践:运用感官及工具观察、比较蚕豆、黄豆、花生等种子内外部结构特点并做记录: 态度责任: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蚕豆种子的基本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预测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并指导落实课后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小组一袋干种子,内含蚕豆、油菜籽、黄豆若干,放在盘子里:放大镜2个,浸泡2天的蚕豆种子6粒,记录纸一张,放在解剖盘中:每组一小袋浸泡过的其他种子,内含花生、绿豆、黄豆等:塑料培养皿(含记录纸2、棉花),浸泡2天的蚕豆各2粒。教师材料:演示台,蚕豆幼苗一盆,干、浸泡2天、浸泡更长时间的蚕豆种子各一大盆,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向日葵一粒种子萌发,逐渐长成熟的视频。 问:就这么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后为什么能长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同学们,刚才发表了很多看法,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种子的萌发》。 汇报交流,学习新课 认识种子 师: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观察种子,现在要考考大家,认识它们吗? 投影仪出示种子…… 观察种子 观察绿豆种子、黄豆种子、黄瓜种子,从形状、颜色、大小、硬度,表面特点有什么不同,填写观察记录表,小组进行汇报。 主动探究,认识种子内部构造 讨论方法: 师:我们刚才只看到蚕豆的表面,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清楚地探究蚕豆种子里面的结构呢?(解剖) 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解剖。 演示剥蚕豆皮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 观察蚕豆种子外面的一层种皮,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下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可以看到什么? 请同学们用力捏一捏种子,注意观察种孔处有什么现象? 请同学们用镊子夹住蚕豆种子,在种脐的对侧用解剖刀轻轻地划一个小口,将种皮剥下来,用手摸一下种皮,有什么感觉?并推测种皮有什么作用。(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5)学生个别演示 教师边演示边点评 观察胚的构造 教师演示分开我轻轻地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分开两个豆瓣,注意动作要轻。 学生做并观察:讲解构造:对比实验(解剖其他种子)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虽然在形状、大小和颜色各方面存有差异,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凡是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所以蚕豆是双子叶植物。还有黄豆、花生等也是双子叶植物。 观察猜测发芽的蚕豆 师:同学们,想知道胚根、胚芽、子叶这些结构以后长成什么吗?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吗?谁能猜猜看? 生:胚根会变成根、子叶会长成叶子、胚芽会长成叶子…… 师:总结 想一想,种子是怎么长成一株小苗的 生:吸收水分、温度、表皮破裂、发芽、…… 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我们还应该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知识,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究,科学家们就是这样成功的,老师相信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