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95306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花非花》-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4-12-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4次 大小:41548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花非花,1课,2022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风新韵》第4课《花非花》。 【教材分析】 《花非花》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风新韵》第4课演唱曲目, 《花非花》是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首歌曲!。歌词取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常庆集》中的《花非花》段。 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两小节为一句,旋律起伏,基本上是上句上行,下句下行,第一和第三乐句音调向上,是由两个乐节组成的句式,第二和第四乐句的音调则向下且比较连贯。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歌曲虽短小却意境超脱,婉转优美! 行板的速度更增强了词意的朦胧感和意象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合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对于和声的理解也有了初步的实践,但在训练过程中的合作意识还很差,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借助学生对于合声的初步认知注重科学引导,然后反复训练,固定学生的和声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先注重分声部训练得基础性,然后再进行合作。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与诗歌结合得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艺术表现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让学生在时间的跨越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在不同的风格中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教师教唱,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谁能介绍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他有那首古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花非花》改编而成的。(书写板书《花非花》)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预设:朗读 教师: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首古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