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96206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宿新市徐公店》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403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四年级下册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田园诗情———《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既有诗又有词,词是首次作为精读课文来学习。词和诗在理解大意、想象情境等方面是相通的,因而,学习词也可以用学诗的方法作为基础。在学习前两首古诗时,可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读诗,抓住两首诗中不同景物的特征展开联想,想象画面,体会乡村生活的情趣。教给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想象的画面。 2.学习目标确定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和课文,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 2.认识"杂、稀”等4个生字。会写“杂、稀”等9个生字。 3.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3.学习重点难点 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4.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得分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生字词正确拼读、书写。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大自然神奇秀丽,一年四季美景不断,那你们知道在古人的笔下,四季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就是古人笔下的春天与秋天。(出示课件)学生活动1 活动意图说明: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环节二:田园诗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师活动2 读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认识“杂”字。 1.指名读诗题,指导拼读:“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2.指导书写:老师范写“杂”字,学生边看边书空。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了“木”; 3.师:“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呢? 二、知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据课前的预习,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三、解诗意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①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②学生自由读诗,圈画生字。(出示生字课件) ③指名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交流实识记生字的方法。 诗意解读。 (1)第一、二两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提问:这两句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追问:“麦花”是什么花?“菜花”是什么花? ②描述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点拨:指导学生紧扣“金黄、雪白、肥、稀”等关键词,想象画面之美。“肥”写出了黄澄澄的杏子个大饱满、汁多鲜美的样子;“稀”写出了油菜花凋落,绿油油的油菜籽开始成熟的样子,两个词语还预示着农作物的丰收。眼前的情景让诗人心情愉悦。 师总结: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乡村,看见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麦花和因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顿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出示课件) (2)第三、四两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提问:这两句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理解“日长”: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就是指夏天白天的时间变长了。 理解“篱落无人过”:出示篱笆图片,理解、体会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投下影子,乡间小路没有行人经过,村里一片宁静的景象。 想象“蜻蜓蛱蝶飞”的画面:引导学生结合前两句诗句中的事物想象“蜻蜓”和“蛱蝶”在梅子、杏子、麦花、菜花中飞舞的画面。 ⑶引导体会乡村的“宁静”。 ①师引导:篱笆前没有人经过,显得那么安静。诗人在篱笆边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蜻蜓、蝴蝶飞舞的图片) ②师引导:作者为什么要写蜻蜓和蝴蝶呢 (衬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