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97300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8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赠从弟,诵读,古诗词,课外,单元
  • cover
《赠从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赠从弟》的诗文体裁和背景。 2. 掌握重要字词,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 3. 理解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作者借松树塑造的高洁形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诗歌的美。 3. 通过解读意象,联系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从弟的情感和志向,体会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2. 通过诗歌的学习,提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诗文体裁和背景。 2.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主旨。 3. 体会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景与情的关系,深入探讨诗歌的意境。 2. 通过诗歌的学习,提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赠从弟》的背景和诗文体裁,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1. 了解作者及《赠从弟》的写作背景 通过多媒体展示作者刘桢的生平事迹和《赠从弟》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刘桢,教师补充。 2. 诵读指导 先由教师范读,再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语气,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情感。 3. 内容研讨 (1)词义梳理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歌,并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难点进行点拨、指导。 (2)主旨探讨 在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首诗中塑造了松树怎样的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松树的?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再次阅读诗歌,圈画相关词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赠从弟》这首诗,通过反复诵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主旨。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诗歌中的松树不仅是自然界的景物,更是诗人高洁情操的化身。诗人借松树塑造了一个高洁的形象,勉励堂弟做一个像松树一样坚强不屈的人。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从弟的深厚情谊和对堂弟的殷切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即从意象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来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境。通过反复诵读、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方式,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赠从弟》。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首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了解诗人王勃及写作背景,并完成相关预习任务。 4.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唐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这首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这首诗的前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回乐烽前的沙地比作雪,将受降城外的月色比作霜。描绘出了一幅边塞月夜图。这图呈现出一种荒寂、凄凉、冷落、肃杀的气氛。(2)这首诗表达了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达了征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和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他们思念家乡,期盼归乡却不得,只好借助笛声倾诉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种思乡之情在边疆的夜晚尤为强烈,令人感动。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比喻、描写为主,表达了征人的思乡之情。这些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战争的无奈和痛恨。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诗的主旨和意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征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和平、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六、作者介绍 刘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