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97303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阅读《龟虽寿》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6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学年,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 cover
《龟虽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龟虽寿》中的文言词汇,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意,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诗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曹操在《龟虽寿》中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龟虽寿》中的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诗意。 2. 理解曹操在诗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龟虽寿》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曹操的思想境界。 2. 引导学生理解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的意境美。 2.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深入理解诗意,提高其思维能力。 3. 情境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许多诗歌作品都展现出了豪放、豁达的人生态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龟虽寿》就是曹操的一首非常重要的诗歌,它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二、教学目标阐述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龟虽寿》,掌握其中的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诗意,了解曹操的思想境界。 2. 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曹操在《龟虽寿》中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1.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首先,让学生们朗读《龟虽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句的抑扬顿挫,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讲解重点词汇,疏通诗意 在学生们朗读完诗歌后,教师对诗歌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例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中的“竟”是什么意思?“腾蛇乘雾”中的“腾”是什么意思?通过讲解这些词汇,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分析诗歌意象,深入理解诗意 在学生们对诗意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和“枥”分别代表什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和“壮心”指的是什么?通过分析这些意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探讨诗人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生们理解了诗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人生态度。例如,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他如何看待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巩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例如,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整首诗,或者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自己对《龟虽寿》的理解和感悟的短文。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例如,学生们是否真正掌握了《龟虽寿》的重点词汇和诗意?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句的意思?是否理解了曹操的人生态度?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龟虽寿》作为曹操的一首重要诗歌,其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探讨诗人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朗读、讲解、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六、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政治上统一了北方,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