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98188

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绘画艺术 2

日期:2025-04-28 科目:美术 类型: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533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一节,中国,绘画,艺术
  • cover
教 案 课程名称:《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 讲授课题:中国绘画艺术 课题名称 中国绘画艺术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 授课班级 课时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卷网-出版《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章绘画中第一节中国绘画艺术。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发展脉络和经典作品的鉴赏。通过鉴赏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含义和种类,艺术特征,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要素、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通过叙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赏析过程具备解构分析图像的能力。设1~2课时。 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对的。中国绘画意在传神与意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绘画精神。到了近现代,中国绘画也经历了西学东渐,画家们融古贯今,继承、创新和发展,用艺术的方式重构文化记忆,描绘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为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绘画史上的典型书体和重要的代表作品,掌握绘画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审美特征,提升对绘画作品的艺术感知和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本次课将中国绘画艺术的种类进行梳理,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和作品作为案例,让同学可以在直观地感受作品典型风格和审美表现的同时加深对经典作品的印象,并通过实践体验加强同学对绘画艺术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的能力,学生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以美术文化润泽滋养心灵,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 艺术感知、审美判断: 1.通过对中国绘画艺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中国绘画艺术主要类别、发展状况、突出成就和人物。 2.领会不同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3.能够比较、分析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及时代特征,并能独立分析中国绘画艺术的类别与特征。 4.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认识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色,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创意表达: 1.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运用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 文化理解: 1.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观察能力及鉴赏能力。 2.理解在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和鉴赏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中国绘画要表达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与审美特色。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能够识别不同风格、不同技法的重要中国画作品,加深对中国绘画艺术文化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绘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使学生领会中国绘画的独特的形式美法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与手段 1.将中国绘画的类别导学单在课前发布给同学,让同学通过自主学对中国绘画的类别和代表作品有基本了解,对典型绘画的艺术特征形成感性认知,初步理解作品风格类型的划分方式。扩充了学生作品鉴赏的数量和范围,为课上深入学习中国绘画艺术的鉴赏做好准备。 2.教学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多重探究和体验学习活动,给学生搭建认知的层次和认知的脚手架,通过对作品的深度鉴赏,了解其艺术特征、表现方法、审美意境及笔墨意韵,掌握中国绘画的鉴赏基本方法,从多个角度欣赏和认识中国绘画作品。 3.无论是设计试听及开放性空间学习环境,还是师生传统服装的设计,以及体验欣赏画卷,都打破了常规的文化课学习的固定学习模式,营造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学生在画意盎然的环境中欣赏经典名作,把美的文化带进课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铸魂,实现大美育的美育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