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01521

1.1获得纯种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必刷练)-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

日期:2025-11-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513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解析,必修,选择性,2020,科版
  • cover
1.1 获得纯种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必刷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提供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就可以满足所有微生物生长的要求 B.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包括斜面接种、穿刺接种等方法,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C.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D.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和选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鉴定橙汁中还原糖的含量 B.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细菌、霉菌的种类和数量 C.哺乳动物血液和植物菜花都不宜作为 DNA 粗提取的实验材料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颜色干扰,适宜用于观察染色体数目 3.某实验小组筛选得到农药降解菌,用来降解农药废液,以解决农药废水的污染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灭菌后再依次分装到各个培养皿中 B.获得农药降解菌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C.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来统计样液中的细菌数量 D.实验结束后,已使用的培养基要灭菌后才能倒掉 4.下列关于微生物鉴定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将变红 B.利用刚果红试剂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C.利用青霉素鉴定酵母菌,酵母菌的菌落会呈现青色 D.利用伊红—亚甲蓝试剂鉴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菌落会呈现深紫色 5.一些真菌中的漆酶可以分解油漆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漆酶可以氧化愈创木酚,产生红 棕色物质,因此根据真菌生长过程中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可以挑选出具有潜在漆酶活性的土壤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愈创木酚的平板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C.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后,立即将培养皿进行倒置 D.倒置平板培养可避免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地挥发 6.图中的已驯化菌群是从某肉制品加工厂污水处理池中初步筛选的可分解油脂的菌群,为进一步筛选高效分解油脂菌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除了油脂提供的成分还需加入氮源和碳源 B.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群时,只有在最后一个划线区域可得到单菌落 C.在摇瓶中培养有利于在形成菌落的过程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 D.在菌种分解油脂的过程中培养基的pH会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 7.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更好的预防杂菌污染,应用无水酒精对操作者双手、试验台等进行消毒 B.在100℃条件下煮沸5~6分钟属于灭菌方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C.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要进行灭菌处理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8.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因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生产的优良菌种。下图为纯化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目的菌)的部分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 表示操作步骤,D、E 为菌落 A.步骤 A 诱导菌种基因突变可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B.步骤 B 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在②的表面 C.培养基③因缺少精氨酸导致菌落数目比④少 D.目的菌 E 扩大培养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鸟氨酸 9.下列关于纤维素酶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是一类酶,其中的Cx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B.纤维素分解菌合成纤维素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浓度的培养基中,只有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才能筛选目的菌 D.为确定得到的是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